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 五百億級產業鏈集群呼之欲出 開建到出產僅9個月 料年產1萬台Megapack電池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投產。 新華社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投產。 新華社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儀式現場。 新華社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儀式現場。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在中美新一輪關稅戰開打之際,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上海儲能超級工廠11日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投產儀式,首台超大型商用電化學儲能系統Megapack成功下線。作為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該項目不僅標誌着特斯拉在華戰略進一步深化,更被視為中國新能源產業鏈升級的重要里程碑,包括儲能電池、智能裝備、綠色材料等上下游企業有望加速聚集,五百億級產業鏈集群亦有望形成。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佔地約20萬平方米,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內設焊裝、塗裝、總裝等主要製造工藝,配備了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和管理系統。初期規劃年產Megapack商用儲能電池1萬台,儲能規模近40吉瓦時(GWh),這相當於1萬3,000個家庭或40個中型工廠一年的用電量。

  更多特斯拉產品從中國走向世界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於2024年5月在上海臨港新片區正式開工,短短9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工廠開工到產品下線的整個過程,比特斯拉汽車上海超級工廠的用時縮短了3個月。在投產儀式上,上海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表示,這是特斯拉的重要里程碑,標誌着將有更多特斯拉的產品從中國走向世界,也標誌着臨港儲能產業新賽道全產業布局的全面啟動。特斯拉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致力於打造能源產品與電動車協同,來實現我們的願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今天,我們在這裏共同慶祝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它將於本季開始產能爬坡,助力特斯拉開拓更多市場。」

  特斯拉方面負責人還指出,「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有可能像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樣,帶來產業鏈聚集。」特斯拉預期,該公司今年能源存儲產品的裝機量將同比增長至少50%。

  此前,特斯拉汽車上海超級工廠已在中國形成規模龐大的產業集群。據特斯拉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約每30秒便下線一輛整車,在華簽約的本土一級供應商超過400家,其中60多家供應商進入特斯拉全球供應鏈體系。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公開表示,得益於上海和臨港新片區的優質營商環境,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超過95%的產業鏈本土化率。

  推動儲能產業鏈聚集 上下游協同發展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表示,特斯拉在上海建設儲能工廠,不僅基於雙方已有的成功合作經驗,更看重當地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優勢。電力的生產與使用節奏存在差異,儲能設備作為中間介質,承擔着將光伏、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儲存的重要功能。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儲能產業鏈的聚集,吸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形成從技術研發到設備製造、系統集成的完整生態。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與科技創新處處長陸瑜介紹,儲能產業鏈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高度的共享性,預計在未來3到5年,上海臨港可能會成為一個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級別的產業集群。此前,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首個在美國以外的工廠,引入後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了臨港新片區的首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打造供應商「朋友圈」 涵蓋眾多製造業重鎮

  特斯拉方面相關負責人強調,「特斯拉得以高效迅猛發展,中國供應鏈的參與功不可沒。」據wind近期統計的一份特斯拉產業鏈各公司市值的一覽表裏,可以看到像贛鋒鋰業、華友鈷業這些大型的能源金屬企業都會供給特斯拉,熱管理系統供應商三花智控也向特斯拉供貨。此外,特斯拉還在長三角地區打造了一個半徑約500公里、車程4小時以內的供應商「朋友圈」。這個「朋友圈」不僅涵蓋了上海、蘇州、南京、寧波、紹興、南通等眾多製造業重鎮,還聚集了LG化學、均勝電子、旭升股份等行業領軍企業。

  中國是世界儲能主要市場。據國家能源局的資料,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7,376萬千瓦/1.68億千瓦時,約為「十三五」末的20倍,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130%。新型儲能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涉及環節多,同時新型儲能布局靈活、建設周期短、應用場景廣泛,促進打造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