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致死率低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種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已被香港列為須呈報的傳染病,但個案不多,由2015年至今共錄得33宗,每年最多出現6宗。患者除了會出現發燒、嘔吐、腹痛等症狀外,嚴重者更有可能出現出血性腹瀉等併發症,小童的致死率低於5%,健康成人極少致命。

  此傳染病多與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品或水有關,例如生或未經充分煮熟的肉類(尤其免治肉類)、受污染的蔬果或未經消毒的奶製品等,亦可藉由糞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此外,來自被污染的飲用水和遊憩用水的水源性傳播均曾有報告,而直接接觸農場動物或其周圍環境也是重要風險因素。

  感染者切勿亂服抗生素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指,只要有一人感染此大腸桿菌,可透過糞便大量排出來並靠接觸傳染,只要有10顆至100顆足可致病。潛伏期由接觸該菌開始計,通常2天至5天出現病徵。

  袁國勇呼籲懷疑感染的市民切勿胡亂服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會使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症狀更加嚴重,如沒必要亦不要隨便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因為該菌有某程度的抗酸性,服胃酸藥或會容易受感染,又呼籲不要隨便服食非類固醇的消炎退燒藥,因為會破壞腸胃黏膜,以致若確實感染會令病情加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