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四川山體滑坡 「黃金72小時」雖過 搜救仍全力以赴

  遠處垮塌的山體彷彿被斧子劈開,裸露出的深褐色與兩側青葱的山坡形成鮮明對比。滑坡體上,數十台大型挖掘機發出陣陣轟鳴,履帶碾過碎石發出 「嘎吱嘎吱」的聲響,挖斗與碎石的摩擦碰撞激起道道白煙。這是中新社記者11日在四川筠連縣山體滑坡救援現場看到的場景。

  8日11時50分許,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2組突發山體滑坡。截至發稿時,災後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但在受災現場,搜救工作仍在全力進行。

  搜救犬嗅覺受考驗

  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安能)救援人員胡鑫是一台挖掘機的操作員,兩天前,胡鑫從泥土中挖出一些棉被和衣服,這讓他感到惋惜。截至11日6時,中國安能救援團隊累計翻清滑坡體4.9萬方,修築緊急避險通道700米。

  幾條搜救犬在泥土和碎石中來回搜尋,為搜救工作「打前戰」。搜救犬「布魯斯」低着頭,身體緊貼地面,鼻尖快速擺動,捕捉着每一絲氣息。這是「布魯斯」首次參加災害救援。儘管已十分疲憊,但每每發現可疑區域,「布魯斯」大聲吠叫示意。瀘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大件路特勤站訓導員李方友指出,由於現場坍塌了不止一次,雨天導致泥土變成稀泥,氣味不易散發出來,「現場環境對搜救犬的嗅覺和體能是很大的挑戰。」

  無人機24小時巡查

  在一塊開闊區域,一架小型無人機快速升空,傳回的實時圖像在遙控器上清晰呈現。四川省生產安全應急救援信息中心無人機保障人員周雲強的主要任務,是利用無人機安全預警。「尤其是夜間巡查,需要結合紅外和光學,對眼力和飛行技巧都是很大的考驗。」他說,有16名無人機專業飛手日夜駐守救災現場,截至目前,平均每人的飛行時間在15小時左右,「我們要確保天空中24小時有無人機巡查。」

  截至11日12時,受災現場共有搜救人員848人、裝備436台開展挖掘搜救工作。同時,因筠連縣山體滑坡,宜賓多地取消了即將到來的元宵節主題活動。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