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賢:若天井夠大擬接納天井窗
香港文匯報訊 「簡樸房」最低標準規定單位至少要有一扇可開啟的窗戶,並須面向街道、通道巷、庭院、半圍封天井等,有團體建議用抽氣扇取代窗戶,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窗戶對於居住環境很重要,但認同若天井足夠大,面向天井的窗戶也可考慮接納。
測量師學會:不應一刀切禁天井窗
「簡樸房」規管制度諮詢期前日(10日)結束,香港測量師學會認為,若面向圍封天井的通風及照明不獲接受註冊,未必能符合實際需求情況,影響相當大,認為不應一刀切不准許「簡樸房」窗戶面向天井。
該會建議,如該劏房窗戶面對天井而未能符合可開啟窗戶要求,則該可開啟窗戶面積最少為0.4平方米,向天井方向加裝直徑最少為150毫米的抽氣扇,但先決條件是該天井的最底地面,必須設有可由公眾地方進出的門口,方便定期清潔。
香港簡樸房經營者協會主席陳顯熹表示,諮詢期有提交意見書,主要關注5個方面,包括面積最少8平方米的要求過高、天井窗、水電錶問題及刑罰過重,不應刑事化等。
他又認為,四面圍封的窗應該繼續存在,建議可以容許業主安裝鮮風機或抽風機去處理,又認為面積可以先定為最少7平方米,循序漸進減少應淘汰的單位數量,避免造成市場有太大動盪。
何永賢表示,諮詢期間收到2,200份意見書,其中約1,600份採用一式一樣的範本意見書。公眾建議與出台框架大致一樣,有意見要求設立起始租金及安置安排等,比較多意見涉及窗戶及寬限期。
有關「簡樸房」最低標準規定,單位必須有面向街道、通道巷等的窗戶,她贊同若窗戶面對的光井面積大,可以出入清理垃圾,空氣質素理想,都是可以考慮放寬的因素。至於有建議「簡樸房」不需要窗戶,以抽氣扇代替,但她說窗戶對很多人而言是重要的,「可以通氣,如果沒有窗會否似住在一個櫃中,很難說是理想環境。」
租金缺誘因會加速樓宇老化
在起始租金的問題上,她表示,每名業主出租物業都是商業決定,假如缺乏誘因,會加速樓宇老化,業主寧願單位空置或放置傢俬也不出租。供應是十分重要的調節因素,只要公營房屋供應足夠,市民多了選擇,劏房市場供求自然會有調節。
何永賢強調,特區政府立法決心清晰,爭取今年內通過法例,盡快向社會提供「簡樸房」。由於大量劣質劏房需要淘汰,涉及到裝修工程,不少團體建議延長寬限期,諮詢期間亦收到相關意見書。她表示會研究寬限期由1年至2年,延長至3年,但需要考慮公屋供應等,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