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從風險中學習
香橙老師
我們都很愛孩子,只是過度追求「零風險」的育兒方式,可能變相挪走孩子應對風險的能力,對孩子未必是好事。香橙曾參觀內地一所小學,孩子可以自由奔跑、爬高、追逐,整個校園充滿童真與活力。這樣的場景,令香橙想到香港的孩子因要確保「零風險」而被限制活動:奔跑被視為危險,爬高更是禁忌,甚至連遊戲中的小碰撞也會引發家長的擔憂。
風險並非洪水猛獸,反而是孩子成長的必要經歷,過度受保護的孩子會失去自保能力。例如,有些孩子跌倒時不懂用手支撐,或者在危險來臨時不懂閃避,都可能因為他們缺乏應對危險的經歷。香橙要自我提醒: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要多讓孩子親歷挑戰,給他們成長磨煉的機會。我們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可控的環境,逐步讓孩子學會跟風險共處。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應盡量放手,讓孩子主導應對挑戰。在事情發生後,父母可引導孩子反思事發的過程,鼓勵孩子提出優化方案,幫助他們建立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相反,家長在孩子遇事時急於介入,孩子就會失去獨立面對困難的機會。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塑造孩子的未來尤其關鍵。過度保護雖然能短暫避開風險,但長遠卻令孩子失去面對挑戰的能力。風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沒被給予機會,學習從風險中成長。真正的保護不是包辦一切,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在未知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如何在風險中學會自我保護,如何在錯誤中找到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