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去年接逾4萬宗投訴 旅客投訴按年升13%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消費者委員會昨日(10日)公布,去年共錄得40839宗投訴,連續第三年上升,估計由於部分商戶受經濟因素影響結業,加上球星美斯缺席表演賽及舒適堡全線突然結業,導致投訴個案增加,去年共接獲3321宗來自旅客投訴,涉食肆及娛樂服務最多,消委會建議,加強前線員工培訓,善用科技協助解決人手不足,才能吸引旅客及市民留港消費。
美斯缺陣及舒適堡結業推高數字
舒適堡去年九月突然全線結業,消委會共接獲5619宗投訴,當中79%涉及健身合約佔4421宗,令有關健身中心的投訴,由前年十大不入躍升至去年第二位,共4901宗,增加逾八倍,涉及金額近1.49億元。
涉及食肆及娛樂的投訴,連續三年居榜首,全年相關投訴達5810宗,較前年大幅上升48%,涉及金額逾1520萬元,當中約25%,屬去年二月球星美斯缺陣的投訴。
「美食之都」和「好客之道」一向是香港的金漆招牌,消委會去年共接獲3321宗來自旅客投訴,當中亦以涉及食肆及娛樂服務佔最多,共817宗,按年升13%。
本港享有「購物天堂」美譽,標榜貨真價實,但去年涉及貨品質素的投訴上升17%至3225宗,佔整體投訴的9%,涉及金額逾3700萬元,當中以電器最多,佔20%,其他包括涉及衣飾質素、通訊設備、鐘錶及珠寶、攝影器材等。
至於旅客投訴有關藥物及中草藥的個案,去年有583宗,按年上升20%,涉及詬病多年的「斤變両」、「両變錢」、「磨粉」及「切片」等不良營商手法的投訴則有293宗,較2023年上升22%。
消委會批評,「劏客」歪風既損害消費者的權益,更嚴重破壞本港零售業及旅遊業的商譽,會將繼續與執法機關合作,保障市民和旅客的權益。
消委會認為,去年底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吸引更多旅客訪港,各行各業都必須提升服務質素,如善用科技協助解決人手不足,加強前線員工培訓,才能吸引旅客及市民留港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