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不傲 居低不怨 林高遠:家門口出戰全運會別具意義

  左圖:林高遠(右一)感謝國家隊的培養。右圖:林高遠於2009年入選國家隊。
  左圖:林高遠(右一)感謝國家隊的培養。右圖:林高遠於2009年入選國家隊。

  「感謝中國乒乓球隊對我的培養。今後希望我能繼續為國爭光,為國拚搏,發揚中國乒乓文化,登高不傲,居低不怨。」捧着年度社交影響力運動員獎盃踱步到話筒前,林高遠發言時略顯緊張,有些學生時代上台發言的既視感。作為國乒歷史上第112位攬下世界冠軍頭銜的人,2025年是林高遠邁入國家隊的第16個年頭。他說,今年底在家門口出戰全運別具意義。

  國乒從不缺少「天才」的傳說。高手如雲的殘酷競爭下,林高遠自始至終沒把自己歸到有天賦的人群裏,即使他曾是年少成名的代表人物。

  在這道被無數人擠破頭想去破解的題中,林高遠某種意義上是更多乒乓人的寫照,他們為了站上金字塔尖努力保持着競爭力,在足夠長的時間跨度中無數次審視自己、破題。

  引擎轟鳴陣陣,尾翼與空氣碰撞出巨大聲響。賽車從彎道駛出漂移而過時,輪胎與地面摩擦,泛起煙霧。

  視頻裏林高遠的一身打扮頗有幾分專業車手的感覺,熟練地擺弄方向盤控制車輛軌跡。駕駛艙內,他享受着呼嘯而過帶給自己的推背感和酥麻感。

  眾多閒暇活動中,賽車是林高遠的摯愛。如今學習駕駛的經歷被他稱之為圓夢,圓小時候的另一個夢。

  受到地域等多種因素影響,廣東的賽車氛圍一直以來比較濃厚,林高遠感受其中。兒時,他總會跟在父母身後坐車兜風。望着窗外飛快向後「跑」的風景,少年喜歡上了那種飛馳感。但林高遠童年時光更多是在球館裏度過的。

  人生首仗贏年長7歲對手

  小男孩蹲在場邊,一下下地擺弄起散落在地上的小白球,好奇怎麼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由於爺爺和父親都從事過基層體育教育,抱着「試一試」的心態,父親開始讓兒子練習乒乓。

  寶安區「家庭盃」乒乓球賽,林高遠人生的第一場比賽。5歲的他球齡只有一年,肩膀剛高過球桌不多,卻戰勝了比自己大7歲的對手。

  為了方便林高遠練球,在空間有限的家裏,父親打掉了一面牆,取而代之的是乒乓球枱。

  14歲入選國家隊

  生活就此轉變為半職業化的乒壇之路,在賽車和乒乓球中,林高遠選擇了後者。進入省隊5年後,14歲的他從人尖裏爬了出來,入選國家隊。

  車,林高遠未竟的兒時情結。乒乓球,林家三代人夢想的具象產物。賽車追求速度,在極致層面需要突破技術壁壘,「高速駕駛情況下自己會產生恐懼。」這種恐懼感,林高遠在球枱上同樣有過。每到這種時候,他總會轉變視角,從賽車中找尋突破點。

  用林高遠的說法,打球和開車一樣,踩緊油門也許會有危險,但鬆了油門人生毫無意義。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