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色/湯圓「黑暗料理」\判 答

  元宵節將至。這麼一個傳統而又獨具魅力的節日,當然遠不止鹹甜之爭,我們自以為早有了正確的「打開方式」,來來回回不過都是在自己的舒適圈裏打轉。放心大膽多向前邁幾步,一個奇妙的世界在等着你。

  說美食,貴州絕對特立獨行,哪怕在「正月十五」的語境中,都稱得上劍走偏鋒,卓爾不群。幾乎每一個到過貴州的朋友,都會跟我大力推薦當地的傳統湯圓,末了不忘記補充一句,「味道極佳,真的不是黑暗料理。」

  能讓人誤會成黑暗料理,這湯圓應該是從一開始,就「絕非善類」吧?

  想吃地方特色,得先去趟遵義革命老區。那裏的苕粉圓子名聲赫赫,在構建個性小吃的江湖傳說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苕粉是紅薯粉的南方稱謂,這幾年在北方也有了自己的市場,網紅小吃烤苕皮大行其道,誰還沒來過兩串?嚴格地說,苕粉圓子也屬於「鹹黨」,將肉餡包在苕粉皮裏,最後蒸出來。吃過煮湯圓、炸湯圓,蒸湯圓果然不同凡響。更特別的是,蒸好的湯圓還要加上紅油、胡辣子,最後撒點折耳根,方算大功告成。這麼一聽,是不是已經望而卻步了?說心裏話,除去折耳根這個「爭議」不談,苕粉圓子溫和油潤,外皮微甜,內陷鹹香,雖然跟認知中的湯圓不太一樣,但卻有能力同包子、餃子這類美味一較高下。

  除了苕粉圓子,貴州的炒湯圓也很出名。跟川渝地界不同的是,這邊更進一步跟甜「割席」。湯圓炸到焦香後,放進葱、薑、蒜、辣椒煸好的另一口鍋中,加入酸菜末、鹽,翻炒均勻。出鍋後能讓人同時享受到勾魂攝魄的酸辣氣,以及湯圓本身爆漿濃郁的黑芝麻香。要知道,別處是原湯化原食的熨帖,在貴州,湯圓可是寸步不讓的一道「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