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通回購抵押債券啟動 多家港銀參與

  【大公報訊】香港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上月公布6項新措施,其中一項是發展利用「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抵押品的離岸人民幣回購業務,昨日正式啟動。本港多家銀行,包括滙豐、中銀香港、渣打香港、恒生銀行、中信銀行(國際)、建行亞洲等均有參與。

  在新安排下,參與「債券通」北向通的國際投資者首次可以於離岸市場參與債券回購。

  滙豐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香港區主管石元良表示,投資者對新安排的反應理想,凸顯香港在拓展內地資本市場深度,以及促進國際投資者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方面,扮演着關鍵角色。作為指定流動性提供行及託管行,滙豐香港協助包括鼎亞(Dymon Asia)、國泰君安國際等數家國際客戶於昨日完成相關交易。

  增外資對人民幣資產興趣

  中銀香港昨日也協助多家境外機構客戶完成相關回購交易。中銀香港副總裁王化斌表示,人民幣債券具有價值穩定,並與國際市場波動關聯度較低等多項優質資產的優勢,本次將北向通債券納入離岸回購業務,進一步增加在岸人民幣資產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抵押品功能及應用,同時豐富了境外投資者獲取人民幣流動性支持的渠道,有助提高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的興趣。

  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及北亞區金融市場及戰略客戶主管曾繼志表示,自從監管機構上月宣布新安排後,渣打迅即接獲不少客戶查詢,部分表明有意參與交易,預計新的回購安排將成為投資者恆常管理人民幣資產的金融工具。

  北向交易量去年突破10萬億

  隨着「債券通」北向通的交易量於去年再創新高,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渣打香港在2024年所錄得的北向通交易量亦按年增加近兩成,足證客戶對在岸人民幣資產的投資意欲與日俱增,人民幣國際化持續進展。

  恒生銀行環球資本市場主管周丹玲說,新安排在提升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標誌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