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貿戰 中企組團拓市場
首站赴哈薩克交流簽單 能源企業佔三分一
在中國對美關稅反制措施生效之際,來自金融、能源、基礎設施、智能裝備等領域的30餘家中國企業代表10日啟程,參加中國貿促會組織的企業家「新春出海首團」赴哈薩克斯坦,開展為期4天的經貿交流活動,簽署務實合作文件、做大互利共贏蛋糕。據了解,哈薩克斯坦之行後,中國貿促會還將帶着中國企業前往中東、中亞、歐洲、非洲等地區開拓多元化市場,商談油氣貿易、汽車、農業機械等方面的合作。
從中國貿促會獲悉,此次出訪的企業家代表團來自32家企業代表,覆蓋行業類型涉及礦產能源、石油化工、金融貿易、水利水電、建築工程、航空物流、機械製造等。其中,三分之一的企業來自能源領域,在此次代表團中數量佔比最多,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國際事業(哈薩克斯坦)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哈薩克俄羅斯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國際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化國際石油(倫敦)有限公司、中華石油有限公司、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等。
為期4天 爭取達成多項合作
中國貿促會促進部部長楊曉軍接受央視採訪表示,此次中國貿促會組織中國企業家代表團,對哈薩克斯坦展開為期4天的經貿交流活動,將出席中哈企業經貿洽談會、中哈企業家委員會工作會議等活動,深入挖掘油氣貿易、清潔能源、電子商務等雙方重點合作領域發展潛力,旨在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順應中哈兩國企業加強互利合作熱切期盼,爭取達成更多貿易意向和項目合作。
代表團成員、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中國石油國際事業公司執行董事武軍利接受新華社訪問說,中國石油高度重視中哈能源合作,與哈薩克斯坦有關政府機構和能源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對此次「新春出海首團」前往哈薩克斯坦洽談合作作了精心籌備,也充滿期待。
中方對美反制加徵關稅生效
就在代表團出發當日,2月10日凌晨,中國對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等商品加徵的關稅正式生效。
《清華金融評論》編委、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胡定核表示,此次代表團出訪,是中國企業在應對美國關稅戰方面採取多元化戰略的重要體現,面對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和成本增加,中國企業積極尋求新的合作機會。此次代表團中能源領域企業的數量佔比最多,達到了三分之一,凸顯中國在能源安全戰略上的深思熟慮。通過加強與哈薩克斯坦等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的合作,確保能源供應的多元化和穩定性,從而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
胡定核認為,為了規避關稅風險,企業應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一些生產基地向墨西哥、東南亞等地轉移。同時,中國企業也要積極尋求新的合作機會和市場開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