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靈巧如蛇應對貿易戰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美國於2025年2月1日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且此措施涵蓋香港產品,此舉不僅衝擊中美貿易,更對香港的經濟與國際地位造成多重影響。然而,香港憑藉獨特優勢與靈活性,相信仍有機會在逆境中開闢新局。

  香港作為開放型經濟體,捲入中美貿易戰局不能倖免,但反過來看,關稅博弈可能有危就有機。事實上,有本地企業已果斷放棄美國市場,集中開拓東南亞、中東、澳洲和新西蘭市場。更重要的是,香港擁有背靠祖國的獨特優勢,加上中央政府即將出台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以擴內需、提振消費和投資,將有助增強本港的發展動能。

  美國將香港與中國內地視為同一關稅區,無視香港作為世貿組織(WTO)單獨關稅區的地位,此舉已引發特區政府強烈抗議,並向世貿提出申訴,凸顯香港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定位風險。然而,面對如此巨大挑戰,香港需以靈活性與創新思維,將危機轉化為深化競爭力的契機。美國加徵關稅雖對香港構成短期壓力,但也迫使香港加速經濟轉型與國際化布局。通過法律反制、市場分散、產業升級三管齊下,香港不僅能抵禦外部衝擊,更可藉此強化其「超級聯繫人」角色,在全球化裂痕中開拓新定位。

  香港面對「聲大夾惡」的美國,並沒有絲毫懼怕,期望香港能「靈巧如蛇」,在內外挑戰下,展現靈巧多變和韌力,把握國家龐大發展機遇,積極開拓新興市場,迎來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