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市場/貨幣工具創新 穩定股市債市

  去年人民銀行加大力度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創設推出包括隔夜臨時正逆回購、二級市場國債買賣、買斷式逆回購,以及穩定股票市場兩項結構性政策工具。相關政策工具的創設不僅對經濟平穩增長提供了足夠力度的支持,更對金融市場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

  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認為,人行去年開展的系列改革,有助於健全貨幣政策框架,提升政策操作的精準性。以二級市場國債買賣為例,人行可通過不同期限國債交易,影響利率曲線,更好推進利率市場化傳導。華金證券首席宏觀及金融地產分析師秦泰相信,人行正積極建立健全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理順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關係,「以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為上廊,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為下廊的『利率走廊』已基本形成」。

  去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下稱,會議)在提及貨幣職能部門功能定位時要求,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完善貸款市場報價機制

  馮建林建議,優化政策調控中間變量,逐步淡化對數量目標的關注,將金融總量作為觀測性、參考性和預期性指標,發揮利率調控作用。同時,持續完善並提高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質量,更真實反映貸款市場利率水平。此外,進一步健全精準適度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提升政策透明度,加強常態化制度化的政策溝通。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建議,參考境外一級交易商信貸便利、定期證券借貸工具、擔保債券購買計劃等成熟經驗,創設多種金融工具,增加向非銀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的渠道,包括增加置換抵押品種類並擴大抵押品範圍,加大中央銀行購買國債與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規模等,更好穩定股市和債市;還要發揮好人行調控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