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讀者/挖掘真相 推進情節\米 哈

  上回提到,故事裏的主角總要為了各自的疑問而挖掘真相,於是分成了以收集資料為主的「蒐集型主角」,以及針對目標出擊的「狩獵型主角」。

  所謂「挖掘真相」,不局限於推理小說裏的謎團,任何一個故事,都潛藏疑問與未知:什麼是命運?誰是真愛?在災難降臨之際,主角如何帶領家人生還?這些疑問,無論出現在哪種體裁的作品,都能夠成為推動情節的重要元素。

  蒐集型主角,讓讀者在眾多資料中尋找蛛絲馬跡,從中拼湊真相;狩獵型主角則以果斷而迅速的行動,帶領讀者一步一步逼近真相的核心。那麼,究竟「蒐集型主角」與「狩獵型主角」哪一個比較好?

  想當然,這沒有絕對的答案,而是要看作者希望給予讀者怎樣的故事體驗。一般而言,蒐集型主角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間,讓讀者能夠參與其中,與主角一同思索每一個可能的線索與推論,而其缺點卻是節奏較慢。

  另一邊廂,狩獵型主角則容易引人入勝,因為其行動快速、節奏緊湊,能夠讓讀者始終保持高度的興趣和緊張。當主角在緊迫的情境中連連出擊,每一個轉折都彷彿在催促讀者追尋下文。但換句話說,這樣的情節推進又容易趨向單一與線性。

  與其糾結於「蒐集型主角」與「狩獵型主角」哪一個比較好,我認為,作者在設計情節時,更應該問自己:如此這般性格的主角,他下一步會做什麼呢?

  當我們足夠認識故事的角色,自然可以揣摩到他們的行動邏輯,也能讓故事在轉折之間保持合理的吸引力。在此,我們只要更好地塑造主角的性格與價值觀,便能夠找到屬於他們的一種明確的行動方式。

  「蒐集型主角」與「狩獵型主角」不是二元,而是選擇。無論是蒐集型主角,還是狩獵型主角,各有其獨特的魅力和適用場景,作者在撰寫故事時,可以根據故事主題、節奏,以及讀者的期待來靈活運用,甚至「混着來用」這兩種主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