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結合/「殭屍企業」退場 促經營主體新陳代謝

  圖:某商場在經營出現異常狀況的店舖門口貼出告示,提醒顧客不要充值。
  圖:某商場在經營出現異常狀況的店舖門口貼出告示,提醒顧客不要充值。

  10日正式施行的《公司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將為「殭屍企業」開闢退場通道,同時精準打擊「職業閉店人」,兩項舉措疏堵結合,將有效促進經營主體「新陳代謝」。

  「殭屍企業」長期佔用社會資源,阻礙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其存在往往導致職工利益受損、社會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業內人士認為,《實施辦法》的出台,為「殭屍企業」提供了退出市場的便捷通道,有助於盤活資源、防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實施辦法》還引入了「另冊管理」和「代為註銷」兩項制度,進一步便利了企業註銷流程。「代為註銷」即可以由該股東股權的全體合法繼受主體或者該股東的全體投資人代為依法辦理註銷登記相關事項,並在註銷決議上說明代為辦理註銷登記的相關情況。上面兩項制度既解決了企業在註銷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也提高了企業退出市場的效率。

  針對預付式消費領域出現的「職業閉店人」亂象,《實施辦法》強調,「辦理公司登記、備案,申請人應當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負責」,相關證明材料「應當通過部門間數據共享等方式驗證核實」。顯而易見,《實施辦法》對登記機關的要求提高了,而且明確了申請人的法律責任。在此之後,職業閉店人像過去那樣進行操作的難度提升了,其法律後果也更加顯著。登記註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對「職業閉店人」惡意變更公司登記行為的精準打擊,為後續加強對預付費消費領域的行業監管、防範「職業閉店人」利用公司登記便利化措施惡意逃廢債務提供了堅實法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