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師德師風 保障教育素質

  林淑操 教聯會理事 香港區家教會副主席

  目前,香港約有16萬名註冊教師,當中有違法者確實難以避免。除了透過教師註冊制度做好把關的工作,自2021/22學年起,教育局對所有註冊教師每三年進行一次刑事紀錄查核,以防止有刑事紀錄的教師隱瞞或漏報。如學校發現教師故意虛報或隱瞞事實,則可以根據法理進行紀律處分。另外,2023/24學年起,學校有權要求已離開教育行業一年或以上的教師,申報是否曾在香港或其他地方被裁定犯有刑事罪行,以便進行核實及查證,從而杜絕隱瞞行為,清除害群之馬。

  根據教育局在2024年處理教師違反專業操守的個案,有71名教師註冊資格被取消,其中涉及干犯盜竊、虐兒、詐騙等罪行,亦有與學生有超越師生關係的交往、與學生有不恰當身體接觸等嚴重違反專業操守的個案。另外,局方亦就39宗個案發出譴責信、149宗個案作出書面警告、21宗書面勸喻。

  由於局方積極跟進及嚴謹調查這些違規個案,亦按事件的性質及嚴重程度採取相應的行動,這對失德「零容忍」的態度和具阻嚇力的罰則,有助警惕並維護業界的專業,保障了學生和持份者的利益。

  事實上,局方早於2022年已推出《教師專業操守指引》,主要列明八項教師專業操守準則,包括專業信念、恪守法治、以身作則、廉潔公正、盡忠職守、關愛學生、尊重私隱及維護專業。其內容目標是讓教師清楚知道行為操守的界線所在,並通過具體例子說明多項教師「應做」和「不應做」的行為,讓教師有標準參考,加強自我約束,亦讓日後培訓新入職教師時有所依據,有助鞏固大眾對教師專業的信心和期望。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對每個孩子健康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香港社會一向重視教育,市民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寄予厚望。教師除了要具知識素養及教學專業,更要有「傳道、授業、解惑」的情操。因此,建立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規範師德師風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任務。隨着《教師專業操守指引》的實施,學校需為教師制訂專業發展計劃,提升教育的整體質量,並有效執行人事管理措施。教育局目前已安排教師參加各種專業交流及培訓課程,旨在鞏固教師的專業價值觀,加強守護專業意識,這對於執行政策和提升「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專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關乎香港人才培育及社會長遠發展,大眾及教育局都對教師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寄予厚望,這不僅是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對整個教育體系的期待。因此,學校的辦學團體是教師的僱主,承擔着重要的責任。除了監管現職教師的行為及操守外,在新入職僱員聘任方面,亦要嚴格把關,防止不適當的人士成為教師,遏制損害學生福祉的事件發生,以為學童營造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