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預算案建言】團體:大型非緊急工程進度可緩

●新青年論壇聯同香港群策匯思召開記者會,公布市民對財政預算案意見調查結果。香港文匯報記者蔡學怡  攝
●新青年論壇聯同香港群策匯思召開記者會,公布市民對財政預算案意見調查結果。香港文匯報記者蔡學怡 攝

受訪市民對財案意見調查結果(部分)
受訪市民對財案意見調查結果(部分)

  調查指逾半受訪者預期政府5至10年內解決財赤

  香港特區政府將於本月26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昨日,香港群策匯思主席柯創盛,聯同新青年論壇召集人鄧咏駿以及香港青年會常務副秘書長趙偉召開記者會,公布一份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約八成受訪者表示關注政府財赤問題,有逾半受訪者預期政府可在5年至10年內解決財赤問題。身為觀塘區區議員的柯創盛表示,落區期間,眾多街坊都向他反映支持公務員凍薪。他並認為,政府應暫緩大型非緊急工程的進度,以紓緩財政壓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學怡

  新青年論壇聯同香港群策匯思發起的是次調查,於今年1月23日至2月7日以音頻電話隨機抽樣進行,了解市民對財政預算案的期望和取態。調查成功訪問了740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該數據按政府統計處的2024年第三季性別、年齡人口、最高教育程度分布作「多變項反覆加權」(Raking)方式處理。

  根據調查結果,柯創盛提出幾點建議,包括可全面檢視現時一些大型非緊急工程,可考慮暫緩其進度,以紓緩財政壓力,例如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興建區域供冷系統工程等。

  市民支持公務員凍薪

  他續指,在落區工作時有市民反映,對公務員凍薪表示支持,認為其應與市民共同度過財赤時刻。他建議,公務員架構亦須精簡,同時應制定工作績效指標,以檢視其工作是否達標。同時他認為,政府編外人員職位開支相對較大,政府應起帶頭作用,重新審視這些職位的必要性,或可請現時的公務員團隊安排人手完成以上職位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人力開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回應財赤問題時,強調政府將以「節流為主,開源為輔」為大方向。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36.6%和33.7%的受訪者認同應優先採用節流及「開源與節流並重」,反映了受訪的市民普遍認同該財政方針,同時體現出不少市民可能擔憂開徵新稅項及上調稅率等開源做法會直接影響個人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並削弱經濟復甦的動力。

  47.5%人贊成政府發債

  就社會上提出的開源方案建議,趙偉指數據反映受訪者對於調整稅階和邊際稅率、開徵新稅項的做法未有普遍共識。對於政府繼續發行政府債券的做法,結果顯示傾向贊成受訪者的比率為47.5%,較表示傾向不贊成的比率高。

  柯創盛補充,對政府該做法持反對意見的市民或憂慮中長期利息開支對公共財政構成壓力,擔憂香港走上借債度日的公共財政困局。

  他建議,特區政府應繼續嚴守財政紀律,善用資源,同時確保發債所得資金不會用作支付經常性開支。

  對於特區政府可以在多長時間內解決赤字問題,鄧咏駿表示,社會上有不同意見和預期,調查結果顯示有78.5%的受訪者對財政赤字表示關注,亦各有25.4%和 27.4%的受訪市民相信政府將在四五年內及10年以內應可以解決財赤問題,側面體現市民較期望透過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以漸進的方法消滅赤字,避免採用過激的財政手段,影響社會福利和經濟發展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