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香港環專會機遇多 助力可持續發展

●《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條例》於去年11月8日刊憲生效,賦予「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香港環專會」)專業法定地位。 謝展寰網誌圖片
●《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條例》於去年11月8日刊憲生效,賦予「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香港環專會」)專業法定地位。 謝展寰網誌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條例草案》去年刊憲生效,賦予該會專業法定地位。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發表網誌表示,香港環專會可為有志從事環保工作的年輕人打開專業資格大門,同時強化環保工作的科學和專業基礎,在推動綠色發展和環境治理方面,扮演至關重要角色。他強調,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須在環保領域佔有席位,期望未來香港環專會在提升專業性與公信力、創新與持續進步,以及協作與多元參與等方面繼續努力,助力香港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謝展寰指出,以往香港很多從事環保工作人士,即使擁有環境保護相關學位,也沒有明確路徑獲取認可的專業資格,自去年相關條例刊憲生效,賦予香港環專會法定地位後,將制定環保工作的專業標準,強化環保工作的科學和專業基礎。

  至於具體的環境專業資格,他解釋有關資格是針對環境相關領域開設的一系列專業認證或資格考試,涉及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管理、污染控制、環境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等多個領域,經由社會認可的專業機構授予,「這些資格不僅是一種能力的證明,更是一種對環境責任的承諾。代表着持有者具備了高水平的環境知識與管理能力,能夠在工作中運用科學方法分析及解決實際的生態及環境問題。這亦是社會對香港環專會的期望。」

  他表示,從社會層面上,建立環境專業資格可促進環境治理與產業升級,多國際市場對產品均設有嚴格的環保標準,例如碳足跡、可回收性及生態友善認證等,均需聘請具環境專業資格的人員以協助制定和執行減碳計劃,以及發展新產品。

  為環境政策開拓機遇

  他並提到環境專業未來發展的機遇,除專業標準的制定與推廣外,亦包括參與環境政策制定;培訓與教育機會,碳排放交易、綠色金融、環境社會治理(ESG)報告等新興領域的開拓;企業合作與諮詢服務等。其中在促進跨境合作和知識交流領域上,香港在環境法規、國際認證及專業管理方面具優勢,香港環專會可以作為橋樑,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及其他內地城市的專業人士交流與合作,參與標準制定和推廣銜接國際環保標準。

  謝展寰期望香港環專會在專業性與公信力方面,持續提升其專業認證的權威性,確保會員資格在本地和國際上獲高度認可;在創新與持續進步方面,則成為環保創新與技術應用的領導者,推動對新技術的研究與實踐應用;協作與多元參與方面,與政府、企業、高等院校及國際組織推動跨界別合作,助力香港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