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滑坡持續 四川全力搜救





初步研判降雨及地質條件影響肇禍 已致1人遇難28人失聯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記者李兵及新華社報道,2月8日11時50分許,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2組突發山體滑坡。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9日11時,初步核定已造成10戶民房、1戶生產用房被掩埋,1人遇難,28人失聯,2人受傷(1名輕傷、1名重傷,均無生命危險)。9日凌晨筠連縣舉行新聞發布會披露,初步研判,本次災害因近期持續降雨及地質條件影響,造成高位山體滑坡轉化為碎屑流,形成長約1.2公里的碎屑堆積體。滑坡體厚約10—20米、寬約100米,滑坡方量達到10餘萬方。目前,滑坡仍在持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在災害現場指導搜救處置工作時強調,要全力以赴搜救失聯人員,災害現場地質條件複雜,周圍山體仍然存在坍塌風險,要堅決防止次生災害。
目前,當地正在全力搜救失聯人員,已組織武警、消防、應急、公安、交通、醫療、通信、電力等救援力量949人,調集挖掘機、消防車、救護車等救援設備200餘台次開展現場救援,分10個網格開展搜救排查,搜救排查正有序進行。到9日午間,當地已累計轉移疏散群眾95戶360人,設置了臨時安置點,目前以戶為單位已安置162人。針對當前災區連續降溫、持續降雨、滑坡體尚不穩定等災害實際,對金坪村及周邊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居民點、村鎮等重點場所區域劃出危險區,並對滑坡體兩側山體進行實時安全監控,預設緊急撤離路線和信號,全力預防應對次生災害事故發生,確保救援行動安全。
滑坡山體坡度陡峭 垂直高差達437米
央視消息稱,災害發生後,當地緊急組建應急救援隊、應急管理部工程應急救援勘測隊連夜奔赴滑坡現場開展工作,並完成首份滑坡實景模型支撐救援。從三維實景地圖看,此次發生山體滑坡的金坪村位於兩條「人字形」山脊底部,滑坡體位於西側山脊處。根據測繪數據,滑坡山體坡度陡峭,垂直高差達437米。航拍畫面顯示,滑坡面呈明顯沉積岩特徵,這種岩層質地軟、強度低。加之當地近期持續降雨,誘發高位山體滑坡,目前滑坡仍在持續。
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滅火救援指揮部副部長兼作戰訓練處處長李志全在發布會上介紹,由於滑坡的山體較高,在衝擊的下方形成了「兩山夾一溝」的走勢,山體碎石滾落下來後,因為山體坡度落差很大,勢能轉為動能時,石頭和泥土順勢而下,衝擊力非常大。在崩塌山體旁還有一大塊懸出的山體也極不穩定,如果掉下來可能會對現場造成覆蓋。
副總理劉國中抵災區 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強總理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8日夜趕赴四川宜賓市山體滑坡災害現場指導搜救和應急處置工作。劉國中抵達當地後直接前往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搶險處置現場,實地查看災害情況,了解救援進展與後續安排。隨後來到臨時安置點,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查看轉移避險、生活保障等情況。9日凌晨,劉國中主持召開會議,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強總理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搶險救援工作。
劉國中指出,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合理統籌救援力量,全力以赴搜救失聯人員。災害現場地質條件複雜,周圍山體仍然存在坍塌風險,要堅持科學救援,運用先進救援裝備和監測儀器,加強科學研判和現場管理,確保救援安全。要精準核查失聯人員,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要科學分析滑坡原因,細緻排查周邊地質災害隱患,對受到威脅的群眾應轉快轉、應轉盡轉,堅決防止次生災害。要用心用情做好遇難和失聯人員家屬安撫,保障好轉移群眾基本生活和醫療服務,深入細緻做好善後工作。要及時準確發布搶險救援進展等信息,切實回應社會關切。各地要加強各類災害事故隱患排查整治,落實責任,嚴加防範,堅決防止重特大災害事故發生。要統籌優質醫療資源,配備高水平醫生,落實「一人一策」,精心救治受傷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救援四大難點
難點一:坍塌體面積大。初步估算,坍塌體面積大概有16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而且坍塌體具有一定的厚度。
難點二:精準定位失聯人員難度大。碎屑堆積體長約1.2公里,在碎屑流的帶動之下,很多房屋都被推到了很遠的位置,給搜救人員精確確定失聯人員的位置帶來很大難度。
難點三:現場降雨不斷。9日白天現場仍在降雨,降雨之後就使得現場堆積的碎石表面非常濕滑,搜救人員在搜救過程中踩在石頭上出現了跌倒的情況。
難點四:仍有滑坡發生。9日救援現場的山體仍在持續滑坡,給救援工作帶來不小挑戰,特別是夜間救援難以開展。 ●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