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創企「三部曲」 首要符市場規模標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港投公司本周三(12日)將與新風天域集團展開戰略合作,推動跨地域醫療科研及臨床實踐協作,是港投最新的合作項目。鑑於港投公司肩負「雙重使命」,既要透過投資策略性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來港,長遠提升本港的競爭力和經濟活力,又要賺取投資回報。被問及如何揀選投資項目,陳家齊表示,「我們使用一個清晰的『三部曲』系統並因地制宜地運用最靈活的方式來評估每個投資。」

  具市場規模成功幾率更大

  她進一步解釋何謂「三部曲系統」,首先,選擇科企的第一準則,要看科企本身專攻(賽道 / 範疇)的潛在市場規模是否夠寬闊,否則即使技術成功,但市場太細也會影響成功率。其次,港投公司會考慮科技的前瞻性和「技術含金量」能否解決市場痛點,是否具有競爭力,這樣在市場中能獲得一定的份額。最後是團隊和人才的實力,除了篩選公司,港投公司也重視企業在成長過程中的支持。

  她表示,港投公司的入股促成了被投企業的業務加速發展。即使項目還未到上市時機,但在港投公司入股後加速了其發展。在隨後的其他投資輪的業務估值上調,反映在港投持股的估值亦同步上升,這可說是雙贏局面。「我們在入股科企後,他們也會視乎業務發展需要而進行其他的融資輪,往往都見到估值的上升。這是一個企業穩步發展的表現,其業務增長或品牌認知度提高,是市場的良好反應。」

  她強調,投資不僅僅是投入資金,還是一個長期陪伴的過程。因此,港投公司重視「從零到一」把原創概念轉化為商業價值,例如來自大學的創新概念如何快速在市場中應用,這裏面科學家的角色非常重要,例如在生命科技方面,港投積極支持和推動他們將這些創新運用在診療方法和疫苗研發上,甚至結合中西藥物的概念,這是香港獨特的優勢。她續指,在行使投資策略時,港投公司有明確的機制和系統,包括團隊組成的盡職審查,這些措施可以確保在投資的過程中有系統地推進每一個階段。

  部分項目聘外部專家審查

  港投公司觀察企業時往往會考慮到更多細微點,陳家齊指:「不僅僅是在香港,也包括內地和海外的發展趨勢。例如有沒有一些類似的項目其他人已經在進行,其進度如何以及採取了什麼策略等等。」她認為,即使在同一個賽道,不同項目的背景和進度都可能不同,因此即便是港投公司見到的一些機構投資者,他們也會根據項目的特點進行不同的盡職調查。當然這依然以其團隊的願景和使命為根本。對於某些專業領域,港投會聘請外部專家進行商業和法律審查,尤其是在一些新興領域,可能會面臨不完整的法規,因此在業務考量中,這些因素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