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跨境低空航線及鐵海聯運

●橫琴粵澳深合區是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圖為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資料圖片
●橫琴粵澳深合區是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圖為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資料圖片

  代表委員回應夏寶龍橫琴調研 倡加快港參與灣區其他城市發展建設步伐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行調研。港區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橫琴粵澳深合區是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有中央的關心支持,大家對灣區建設倍感振奮、堅定信心。他們並表示,將在下月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提出多項建議和提案,如允許兩地牌車輛在多個關口通行、給予內地到港專才跨境匯款額度融通、深化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高校的教育合作等,進一步加快香港參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建設的步伐。●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黃子龍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振英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需要加大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金融合作的力度,既顧及內地外匯管制現實,又用好香港完善金融基建及與國際規則接軌的經營環境,不斷擴大整個灣區金融市場的規模。

  他將在兩會期間提出多項建議,如優化跨境理財通的產品選擇、額度限制、銷售流程;深化與前海的金融合作,探討放寬外匯管制便利企業融資;以及研究給予內地到港專才跨境匯款額度融通等。

  共同為中醫藥科技產業走出世界努力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英豪表示,夏主任今次重點考察了中醫藥科技產業。香港在國際認證方面走得較大灣區其他城市更快,相信香港未來可在中醫藥研發上與大灣區內地城市有更多合作的空間,從研發、製藥等環節上做好融合,共同為中醫藥科技產業走出世界而努力。

  黃英豪又指,現時澳門大學在橫琴有一個校區,可從澳門直接抵達,給予澳門很大的發展空間。香港與深圳其實可考慮借鏡這種模式,例如在香港與深圳接壤的河套區加快兩地合作,用內地的建房標準來發展香港園區,從而加快香港園區的建設進度等。兩會將於下月初舉行,民建聯已就兩會提案開了兩次會議,將會提出中醫藥、創科等方面的建議和提案。

  深化與灣區內地城市高校教育合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表示,香港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方面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如現有的基礎上,可以探索跨境低空航線、跨境鐵海聯運模式等進一步促進互聯互通以及河套合作區等平台的創新科技合作。其次,應深化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高校的教育合作,聯合培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創新人才,並針對大灣區產業需求,強化職業教育,推動職業教育互認,為灣區發展提供更多技術型人才。

  他表示,將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創科合作、河套合作區科研要素流動、跨境車輛管理等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表示,在創科領域方面,香港必須吸引更多的國際人才和科技公司和創新項目落戶,並與大灣區的科研機構合作,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方面,香港要增進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互相了解和認同,促進文化的流動,攜手向國際說好中國故事。

  他透露,自己將於今年的兩會就香港融入大灣區提出新建議,包括便利跨境私家車過境安排,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會建議推行「一車多關口」機制,允許兩地牌車輛在多個關口通行,並設立預約機制以提高通行效率。

  此外,他還建議推廣「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利用面容識別等科技加快通關流程,以及增加科技設施應用,優化過境程式,提升口岸處理能力。他認為未來可根據需求延長部分口岸的通關服務時間,並在關口附近設立停車場和轉乘設施,以分流交通,減少擁堵。

  他相信這些措施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