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投當好「耐心資本」促創科增動能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自去年年中首度出手以來,不足一年時間投資了超過90間公司。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總結了港投公司的「二三四」原則。港投公司通過管理政府的資金、大力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港投公司扮演「耐心資本」角色,鼓勵創新、吸引人才,優化香港創科產業生態,更起到帶頭作用,吸引更多市場資本投資創科,形成有為政府結合高效市場推動創科的良性循環,加快香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特區政府在2022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成立港投公司,由政府全資擁有,負責管理達620億港元資產。港投公司作為「耐心資本」,肩負起推動香港創科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任,彰顯特區政府積極作為推動創科的治理新思維,透過策略性的資本引導,重塑產業結構、增強競爭力。
陳家齊在訪問中詳細闡述港投公司的「二三四」原則。其中,「二」代表的是「雙重使命」。作為一家投資公司,港投公司不僅要追求財務回報,更要支持香港創科和策略性產業的發展,為經濟提供動力。這一雙重使命體現了港投公司在投資決策的獨特定位,即既要考慮市場效益,又要兼顧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這與新加坡淡馬錫等主權基金純粹追求回報的策略截然不同,港投公司更強調「資本的社會效益」,例如要求被投的企業承諾落戶香港、創造就業、參與本地研發合作等平衡策略,港投公司在選擇投資項目時,更注重項目的創新性和對香港經濟的貢獻潛力。
「三」指的是港投公司初步聚焦「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與綠色科技」三大賽道。這三大賽道涵蓋了當前全球科技發展的前沿領域,呼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對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定位,也契合了香港在科研、人才和產業基礎方面的優勢。特別是在生命科技領域,香港多所大學在世界排名上表現出色,為港投公司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標的。
「四」是指港投公司工作的四個面向,包括吸引高質素資金、匯聚更多企業、吸引人才和面向國際協作。通過港投公司的品牌和信譽,能夠吸引海外基金和長線投資者關注香港的科技和創新企業,特別是承諾在港長期發展的企業,通過港投公司的投資和支持,加速其業務轉化和核心部分落戶香港。港投公司的投資為香港創科發展創造大量職位,並積極協助企業與大學合作,培養更多年輕人才,為香港創科和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內地近年創科產業發展一日千里,其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在政府帶動支持下,市場資本踴躍投資創科。港投公司被視為本港的「耐心資本」,正是參考借鑒內地推動創科的經驗。陳家齊強調,科技產業需時間孵化,港投公司重視「從零到一」把原創概念轉化為商業價值,例如協助企業將IPO進程從5年縮短至2年,正體現「資本陪伴」的價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缺少資本。在港投公司的帶頭作用下,更多市場資本將發現香港創科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巨大價值,將更願意投資到相關企業和產業,讓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相得益彰。
港投公司通過投資具有前沿技術和關鍵行業的企業,不僅加速了香港創科生態圈的構建,還為香港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助力香港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