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投手頭資金足 增垂直應用項目
陳家齊:已入股逾90公司 着重中長期合理回報
香港投資管理公司自2024年6月首度出手,至今已投資超過90間公司。港投行政總裁陳家齊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去年集中投資「平台型」企業,目前手頭「彈藥」鬆動,今年將加大投入,開始投資更多在「垂直應用」方面的項目。在追求中長期合理財務回報的同時,通過支持創科、策略性產業發展,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
她指出,目前港投已有逾80個項目涉及硬科技、生命科技,以至綠色科技三大範疇。至於發展迅速的人工智能(AI),陳家齊稱,隨着AI賽道在不同領域愈來愈深化,將關注在不同產業的應用發展。
基金經理負責投資移民資金
對於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俗稱投資移民),規定至少3,000萬元的投資當中,必須有300萬元投放在由港投管理的「投資組合」。陳家齊指,從開始預計吸納3億元至4.5億元資金,到截數後獲超過8億元,反映香港具有吸引力,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反應非常踴躍。港投已委託4名基金經理負責有關投資,料本季可以展開工作,資產配置選項會比較有創意。
另一方面,港投將於周三(12日)與新風天域集團展開戰略合作,推動跨地域醫療科研及臨床實踐協作,是港投最新合作項目。被問及如何揀選投資項目時,她表示,港投有清晰的「三部曲」系統,並因地制宜地運用最靈活方式評估每個投資。
她解釋何謂三部曲系統,首先,選擇科企的第一準則,要看科企本身專攻(賽道/範疇)潛在市場規模是否夠寬闊,否則即使技術成功,但市場太細也影響成功率。第二,考慮科技前瞻性和「技術含金量」能否解決市場痛點,是否具有競爭力,這樣在市場中能獲得一定的份額。最後是團隊和人才的實力,除了篩選公司,港投也重視企業在成長過程中的支持。
將原創概念轉化為商業價值
陳家齊表示,即使項目還未到上市時機,但港投入股後加速其發展。隨後其他投資輪的業務估值上調,反映港投持股的估值亦同步上升,可說是雙贏局面。
她強調,投資不僅投入資金,在長期陪伴過程。港投重視「從零到一」,將原創概念轉化為商業價值,例如來自大學創新概念如何快速在市場中應用。
在生命科技方面,港投積極支持和推動將這些創新運用在診療方法和疫苗研發上,甚至結合中西藥物概念,這是香港獨特優勢。
她續指。投資策略方面,港投有明確機制和系統,包括團隊組成的盡職審查,這些措施可以確保在投資過程中有系統地推進每一個階段。
部分項目聘外部專家審查
港投觀察企業時會考慮更多細微點,陳家齊指,不僅在香港,也包括內地和海外發展趨勢。即使在同一個賽道,不同項目背景和進度都可能不同,而機構投資者也會根據項目特點進行不同盡職調查。
對於某些專業領域,港投會聘請外部專家進行商業和法律審查,尤其是在一些新興領域,可能面臨不完整法規,在業務考量中,這些因素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