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輕視病毒 少人打針 流感死亡率激增

  圖:衞生署稱,流感高峰未見頂,呼籲市民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圖:衞生署稱,流感高峰未見頂,呼籲市民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報道:香港正處流感季節,衞生署表示,流感活躍程度持續上升,上周三踏入高峰點,累計錄得240宗流感嚴重個案,當中137名患者死亡。數據顯示,今個流感季節首四周的死亡患者人數,創最近五個流感季節同期新高。有專家表示,今年流感死亡人數激增,主要有四大因素,分別是疫情留下的免疫負債、社會普遍輕視流感病毒、疫苗接種率低,以及旅遊活動恢復。

  以為傷風感冒 低估殺傷力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市民低估流感的殺傷力,以為只是普通的傷風感冒,是造成死亡人數增加的主因之一。出現病徵,只服食成藥治療,不願意做檢測。事實是若處理不當,流感能致死。有基礎病或長期病患的人士更是高危,「尤其是有心臟病的人,如果感染流感,有機會增加再次中風的機會。」

  曾祈殷稱,流感高峰料會持續一段時間,呼籲市民不要輕視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尤其是一幼一老的高危人士,更要抓緊接種疫苗,「至今死亡的個案中,近8成是沒接種疫苗,而不斷上升的死亡數字已經是一個警號,社會需要重視起來。」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關日華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社會現仍處於免疫負債的狀態,市民對傳染病的免疫功能降低,因而感染增加。他指疫苗接種率仍偏低,6個月至2歲的幼兒接種率僅達2成。

  還有就是旅遊活動的恢復。關日華說,港人外遊、訪港旅客逐漸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病毒有了互相傳播的途徑,「只能靠適當使用口罩,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這樣才能較有效保護自己。」他指新春期間社交活動及聚會增多,也讓病毒更容易找到傳播媒介。而且,連續的天氣降溫,讓不少長者或免疫力差的人中招染病,關日華說,「講到最後,還是接種疫苗最重要。」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流感活躍程度於上周三踏入高峰點,主要受甲型H1病毒影響,估計今個流感季節持續三至四個月。本港自流感季節於上月初開始至今,累計240宗嚴重或死亡個案,九成屬65歲及以上長者。流感死亡患者中,七成半人有慢性疾病,七成半人沒接種今季流感疫苗。

  母嬰健康院支援網上預約打針

  林文健稱,目前校園疫苗覆蓋達九成,長者院舍接種率亦接近八成,但社區整體65歲或以上長者的接種率僅得五成,6個月至2歲幼童的接種率更只有兩成。他強調,小童處於發展期,若感染流感後導致併發症,如敗血症、腦炎等,或會導致後遺症。

  早前有私家醫生反映流感疫苗供應緊張,林文健稱,供應商還有超過12萬劑流感疫苗,如有需要亦會增購疫苗。他提醒家長,全港母嬰健康院均已支援網上預約疫苗接種服務,署方亦已提醒醫護人員,可向家長主動講解有關接種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