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失德師行徑 虐兒盜竊即「DQ」

●去年全港共有71名教師被取消註冊,分別涉及干犯盜竊、虐兒、詐騙等罪行。圖為學生上學情況。 資料圖片
●去年全港共有71名教師被取消註冊,分別涉及干犯盜竊、虐兒、詐騙等罪行。圖為學生上學情況。 資料圖片

  去年71教師被「釘牌」年增逾五成 本報整理教育局過往把關準則

  教育關乎香港人才培養和長遠發展,是香港整體利益和家庭穩定的大事。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最新數字顯示,2024年處理教師違反專業操守個案達304宗,較2023年增逾77%,其中71人被取消教師註冊,按年多24宗,增幅逾五成。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前日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強調,局方會嚴格把關,對教師失德「零容忍」。香港文匯報翻查教育局過往曾處理的個案,揭示被「DQ」教師的違法失德行徑,以及局方的跟進和懲處,讓讀者更了解個案的細節與處理尺度,同時亦作為警惕,以提升社會對教師專業操守的關注。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教育局早前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資料顯示,去年全港共有71名教師被取消註冊,分別涉及干犯盜竊、虐兒、詐騙等罪行,及與學生有超越師生關係的交往及有不恰當身體接觸等情況,連同其他處分教師失德個案合共有304宗,其他處分包括發譴責信、書面警告、書面勸諭等,共有4宗個案與社會事件有關。

  蔡若蓮前日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解釋,該增幅主要來自局方在2021年起開始定期為全體註冊教師進行刑事紀錄查核,發現一批已離開教育界而未有申報定罪的個案,其中只有32人仍然在職。

  該數字再次喚起社會對教師專業操守的關注。香港文匯報翻查了教育局過往處理違法失德教師的原則、考慮及跟進懲處,透視個案如何展現局方對教師失德「零容忍」的態度和做法。

  其中一個被「DQ」教師涉及虐待兒童,在兒童宿舍工作期間掌摑幼童,被控告及裁定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罪名成立,並被判處監禁。教育局認為,該教師干犯的罪行嚴重危害兒童安全,有負社會對教師的期望,亦破壞教師團隊的專業形象,並非適合及適當擔任教師的人員,因此根據《教育條例》取消該其註冊。

  有負責內地交流團的教師涉及盜竊,其在收取學生團費後,把款項用作償還自己的債務,經審訊後被裁定盜竊罪名成立及判處監禁。教育局強調,盜竊是刑事罪行,該教師利用職務便利,蓄意將學生支付的團費挪為己用,是嚴重違反教師應有的誠信和專業操守,故將其「釘牌」。

  有教師因管有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並意圖作非法用途使用,罪名成立被判處監禁。局方指出,其干犯的違法行為可能危害他人安全,亦為學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破壞教師團隊的聲譽,有負社會對教師的期望,亦取消其註冊。

  男教師向女生傳露骨訊息 嚴重違反操守

  此外,有被取消註冊的男教師牽涉向學生作出不道德行為,與初中女學生透過社交通訊軟件溝通,內容帶有大量與性有關的露骨內容,亦有不少挑逗女學生與其進行親密行為的訊息。教育局強調,該名教師雖未有與學生發生性關係,惟其濫用教師身份及權力,對學生有歪念邪想、極度不良的思想行為,嚴重違反教師專業操守。

  未經同意與學生單獨校外活動被警告

  有教師則在未徵得家長同意下,為個別同性學生安排課後體育訓練,又多次與該名學生單獨進行校外活動,且在學生家人外出時留宿學生家中。教育局認為,其在毫無合理原因及未經學校及家長同意的情況下,與個別學生單獨進行校外活動,更在毫無合理原因下到訪及留宿學生家中,違反專業操守,故向該教師發出警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