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里船歌》展現赫哲族獨特風情

●歡迎宴會現場,少年兒童正在合唱黑龍江民歌《烏蘇里船歌》。   網上圖片
●歡迎宴會現場,少年兒童正在合唱黑龍江民歌《烏蘇里船歌》。 網上圖片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歡迎宴會現場,一首由40名少年兒童合唱的黑龍江民歌《烏蘇里船歌》,唱響了亞冬會的「哈爾濱進行曲」。

  《烏蘇里船歌》這首經典民歌以其歡快的旋律和生動的歌詞,展現了赫哲族人民在烏蘇里江上辛勤勞作、收穫滿滿的幸福生活,猶如亞冬會的「哈爾濱進行曲」,展現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烏蘇里船歌》誕生於1962年,由郭頌、胡小石作詞,郭頌、汪雲才作曲。歌曲的創作靈感源自於赫哲族的傳統民間曲調,尤其是赫哲族英雄史詩《伊瑪堪》和情歌《嫁令闊》的旋律。赫哲族是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

  小演員們精心演出力求完美

  1962年,作詞家胡小石深入赫哲族居住區采風,與赫哲人共同生活,深刻體驗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與勞作場景,從而激發了創作靈感。歌曲描繪了赫哲族人民在江上捕魚、划船的場景,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國的深情祝福。

  在這次歡迎宴會上,哈爾濱市復華小學校三年二班的少先隊員蔣佩林,與來自不同學校的39名小夥伴一起,身着中外民族服裝,用清脆悅耳的歌聲演繹了這首經典民歌。他們的精彩表現贏得了現場貴賓的熱烈掌聲。

  據蔣佩林的班主任馮駿老師介紹,去年12月末,哈爾濱市兒童少年活動中心老師來到復華小學挑選小歌手,蔣佩林經過嚴格考核脫穎而出。在近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蔣佩林與其他小演員們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認真刻苦地練習,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微笑、每一句歌詞都力求完美,爭取在演出中展現出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