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中泰聯手重拳打擊電騙

●中泰聯合聲明稱零容忍打擊電騙等跨境犯罪活動。圖為2月6日在緬泰邊境泰國一側拍攝的外籍人員移交現場。新華社
●中泰聯合聲明稱零容忍打擊電騙等跨境犯罪活動。圖為2月6日在緬泰邊境泰國一側拍攝的外籍人員移交現場。新華社


  聯合聲明劍指人口販運販毒網絡賭博洗錢等跨境犯罪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中泰兩國政府再次承諾加強合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跨境犯罪。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泰王國政府發布聯合聲明稱,雙方強調在雙邊、瀾湄合作等地區合作機制下,以零容忍的堅決態度,加強打擊人口販運、電信網絡詐騙、毒品走私、非法網絡賭博、洗錢等跨境犯罪,開展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中國權威國家安全專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中泰聯合聲明更加凸顯雙方共同推動打擊電騙犯罪的決心和力度。多國跨境打擊非傳統犯罪的機制對接,可擴大打擊犯罪範圍,形成全領域打擊跨國犯罪的綜合常態化機制。

  聯合聲明明確,中泰雙方將進一步討論盡早確立適當協調合作機制,有效打擊網賭電騙。雙方同意積極參與「平安瀾湄行動」,共同推進瀾湄司法合作,維護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泰方高度重視赴泰中國遊客安全

  本月5日至8日,泰國總理佩通坦·欽那瓦對中國進行訪問。其中,共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訪問的關鍵議題之一。在兩國高層舉行會談時,佩通坦表示,泰方願同中方及周邊鄰國加強合作,堅決打擊網賭電騙等跨境犯罪,讓中國遊客安心、放心。不僅如此,佩通坦·欽那瓦亦在訪問期間接受媒體訪問時,特別談及赴泰中國遊客的安全問題。她表示,去年赴泰中國遊客約670萬人次,呈逐年增加趨勢,泰方高度重視每一名赴泰中國遊客的安全,她本人也多次與泰國旅遊警察等執法部門商討保護中國遊客旅行安全相關事宜。

  老撾對緬甸大其力地區限電

  今年1月以來,多名中國公民遭跨國電騙犯罪集團誘騙經泰國進入緬甸,被迫從事電騙犯罪活動。一系列案件在國內國際引發強烈關注,赴泰旅遊及周邊地區安全問題讓中國遊客倍感擔憂。2月5日,泰國開始對泰緬邊境的緬甸地區實行斷網、斷電和斷油,以打擊電騙及人口販運等跨國犯罪。7日,老撾也表示已對緬甸大其力地區供電採取限流舉措,絕不允許老方供電用於支持民生以外的任何活動,特別是電騙等犯罪行為。同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正同泰緬等周邊國家積極開展雙多邊合作,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合力封堵不法分子在有關國家流竄作案,共同剷除網賭、電騙「毒瘤」。

  中泰老等國行動為今後打擊提供經驗

  國家安全戰略專家、西北政法大學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金平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跨境電騙犯罪行為具有諸多特點,包括跨國性,交叉發生在多個國家,新型犯罪與傳統犯罪相結合,特別是通過網絡在線與傳統犯罪相結合,以及嚴密的大規模組織犯罪網絡,相關犯罪形成了多地跨國的犯罪組織網絡,且與複雜的社會、邊境問題相互交織,犯罪分子會選擇一些社會關係複雜的地區作為活動據點。

  「這一犯罪,已經成為非傳統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張金平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周邊地區打擊電騙犯罪活動缺乏有效的跨國對接機制,各方的認識與受到危害程度有所不同,也缺乏強有力的推動力量。此番泰國、老撾、緬甸與中國的多國、跨領域協作打擊行動,形成了多國一致認同一致行動,更具有強大的推動力。他認為,此次共同行動具有模式示範意義,為今後的打擊行動提供範例、經驗,也會促進對接機制的深化。中泰聯合聲明則更加凸顯雙方共同推動打擊電騙犯罪的決心和力度。

  不過,張金平也指出,值得警惕的是,其他類型的跨國犯罪組織可能會借用跨國電騙組織的一些活動方式,如國際恐怖勢力在相關地區的活動,就可能依託電騙作為掩蓋,實現人員與資金流動。他認為,多國跨境打擊非傳統犯罪的機制對接,可擴大打擊犯罪的範圍,形成全領域打擊跨國犯罪的綜合常態化機制。同時,非傳統安全問題多國跨境協調行動機制的建立和持續有效運行的核心,是對風險威脅的共同認識、共同行動的意願,這也需要有共同的利益、有力的組織者,需要形成基本平台和模式。

  專家倡建跨境打擊非傳統犯罪常態化機制

  張金平強調,跨境協調合作機制的常態化運行,可立足於此次合作的聯繫機制基礎,與「一帶一路」相關機制、東盟相關機制,以及其他相關雙邊機制結合,促進跨境協調合作機制的常態化運行。

  亦有涉外安保專家指出,跨境電騙犯罪是全球性問題,打擊此類犯罪既涉及地區層面的安全治理、法律層面的屬人管轄權和屬地管轄權的平衡,又需考量實務層面的執法合作機制構建等具體問題。這需要國家間跨境協調合作來完成,其中重點是能夠打通執法權限,還要加強相關立法,為打擊跨境電騙犯罪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