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誌】記憶裏的花燈會

  陳來峰

  我的故鄉在農村,兒時最愛過年。因為我們不僅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吃美食,還可以在元宵節肆無忌憚地觀花燈、鬧元宵。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儘管農村並不富裕,但每到農曆正月十五前,家家戶戶門前就會掛起形態各異的花燈,有小狗燈、公雞燈、小白兔燈……我們更是高興得滿街跑,挨家挨戶地觀看。

  其實,最令我們興奮的還不是這些。到了晚上,最熱鬧的是鎮中心廣場的花燈會,那裏才是真正的燈的海洋。說鬧花燈一點兒也不誇張。因為在那天晚上,十里八鄉的百姓會蜂擁而至,將並不寬敞的大街擠得水洩不通,嬉笑聲和着那五彩繽紛的花燈,將濃濃的夜色襯托得光彩奪目。

  祖母是最愛熱鬧的人,也是最鍾愛花燈的人。當天下午,祖母早早就做好了晚飯,吃完後蹬着三輪車載上我們一路飛奔,生怕晚了看不見似的。記憶最深刻的一次燈會,是我一直在一個大獅子燈旁流連忘返,摸摸這、摸摸那,祖母卻和小胖他們到別的地方觀看了。等到祖母氣喘吁吁地回頭來尋找我時,我還在貪婪地看燈呢!祖母對着我好一頓訓斥,我再也不敢大意了。

  再後來,祖母越來越老。我上初中時,祖母摔了一跤,不會走路了,說話也含糊不清。記得那年看燈,是我和小胖騎着三輪車載祖母去的。那次看燈給我的記憶尤其深刻,因為那個元宵節非同尋常,雪花從中午就零零星星飄個不停,直到下午三四點鐘仍然沒有停止的意思,祖母嘴裏一直嘮叨着那句諺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真是準啊!」

  而我和小胖擔心的是到底今年能不能去看燈。直到下午四五點鐘,祖母終於下定決心,就是下冰雹也要去看燈。那次祖母儘管一直在車上坐着看,但她那滿臉的興奮和那眼角溢出的淚花讓我久久難忘。那次燈展是在茫茫大雪之中進行的,但人一點也不少,仍然是人潮洶湧,在飛雪中,燈兒反而更增添了無限的情趣。那個新年,也是我們最開心的一年。

  後來祖母走了,我再也沒有去看過花燈,那些美好的瞬間將永遠封存在我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