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黎受審】黎智英認藉《蘋果》宣傳反華組織

●黎智英2020年被捕後,被警方押往其於西貢白沙灣的遊艇搜證。 資料圖片
●黎智英2020年被捕後,被警方押往其於西貢白沙灣的遊艇搜證。 資料圖片

●控方昨日在庭上展示黎智英與羅傑斯(上圖)於2020年5月31日的對話,顯示羅傑斯提到IPAC及其創辦人裴倫德(下圖)。 資料圖片
●控方昨日在庭上展示黎智英與羅傑斯(上圖)於2020年5月31日的對話,顯示羅傑斯提到IPAC及其創辦人裴倫德(下圖)。 資料圖片


  稱之前未曾聽聞也不知道IPAC存在 控方質疑黎向法庭說謊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力危害國家安全案昨日續審。針對黎智英對撐黑暴的反華組織「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簡稱IPAC)」的認知,控方在庭上引述陳梓華證供指出,黎在2020年6月16日會面時,問陳為何不參與IPAC,反映黎當時覺得IPAC相當重要,「一定要有呢啲國際支持先會有用。」控方指,黎智英早前先後三次在庭上供稱,之前未曾聽聞也不知道IPAC的存在,是在庭上才首次聽聞IPAC,質疑他是在向法庭說謊。法官亦質疑IPAC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要求黎智英刊登的報道明顯是關於IPAC,黎智英最後承認利用《蘋果日報》幫IPAC宣傳。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婷

  控方昨日在庭上展示黎智英與羅傑斯於2020年5月31日的對話,顯示羅傑斯提到「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及其創辦人裴倫德,又展示黎智英同年8月14日Twitter帖文,賬戶轉發了「IPAC」的帖文,標籤也有「IPAC顧問羅傑斯撰寫」的字眼。控方質疑,從WhatsApp對話可見,黎明顯知道羅傑斯是IPAC顧問。黎否認,一再辯稱一向認知是「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不知道IPAC。

  控方即引述信息指出,當羅傑斯向裴倫德提供黎的電話號碼時,黎和裴倫德也通過電話。6月1日,裴倫德向黎發信息提到「IPAC briefing 31 May」,稱更多資訊可參閱「www.ipac.global」並附上網站連結,黎也有回覆。法官李素蘭質疑,羅傑斯在信息提到此組織,隨後裴倫德又聯絡黎,同樣提到IPAC,黎均稱都沒有留意,追問黎為何會與他不在意的人交談。黎回應稱,因為他不是如此無禮的人。

  法官李運騰也質疑,黎智英在2019年區議會監選團曾與裴倫德會面,但黎卻稱不認識對方。黎辯稱,與對方在晚餐曾碰面,不算認識。

  創辦人曾向黎傳送文件 提到IPAC

  其後控方展示信息顯示,裴倫德曾向黎傳送名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的文件,其中提到IPAC成立目的和成員。黎在庭上聲稱,他沒有看過這篇新聞稿。控方再展示2020年6月1日裴倫德向黎查問發布稿件和刊登在《蘋果日報》頭版。法官杜麗冰指,裴倫德要求黎刊登的報道,明顯就是關於「IPAC」。黎辯稱自己不知道裴倫德要刊出什麼,他只答應放在顯眼位置,其他交由同事處理。

  控方追問,黎當時是否知悉IPAC正要推出,黎同意。控方再問,黎是否同意他藉《蘋果日報》協助宣傳IPAC,黎同意,又稱「我跟進對話內容,促成他想要的事情」。法官李素蘭問,黎是否說不知道IPAC是什麼,但卻同意在《蘋果日報》上發表相關事情?黎同意。

  控方續展示2020年6月13日黎智英Twitter帖文,文中出現「ipacglobal」,而裴倫德同日發信息感謝黎在Twitter談及「IPAC」。法官杜麗冰再追問黎智英早前稱他沒有聽過IPAC是否不準確,黎否認不準確。控方直指,實情是黎智英向法庭說謊,黎辯稱:「知道IPAC不犯法、不是什麼大事,我為什麼要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