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辭世 享壽99歲 「此生屬於祖國,此生屬於核潛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2025年2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在湖北武漢辭世,享年99歲。這位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科學家,有着如深海中的潛艇般,無聲但有無窮力量的人生。他將全部心血傾注於中國核潛艇事業,用一生踐行着「此生屬於祖國,此生屬於核潛艇,獻身核潛艇事業,此生無怨無悔」的誓言。
黃旭華生於1926年3月,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製造專業。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並被頒授「共和國勳章」。黃旭華長期從事核潛艇研製工作,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是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製創始人之一,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投身事業隱姓埋名30載
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32歲的黃旭華參加了核潛艇總設計組工作,成為最早參與核潛艇研製的29人之一。面對「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國家使命,黃旭華隱姓埋名,切斷與家人的聯繫,投身這一絕密事業。從此,他的姓名與核潛艇緊緊相連,而家人只知他「在北京工作」,直至30年後才得知真相。
在技術封鎖、資料匱乏的年代,黃旭華帶領團隊以「邊研究、邊設計、邊生產」的非常規方式攻堅克難。黃旭華等科研工作者僅憑兩個核潛艇玩具模型和手搖計算器、算盤完成複雜運算,突破核反應堆集成、艇體結構設計等核心技術。1970年,中國第一艘魚雷攻擊核潛艇(091型)下水,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創造了「上馬三年開工、開工兩年下水、下水四年服役」的奇跡。
開設計師登艇做深潛試驗先例
1988年,新型核潛艇需進行極限深潛試驗,此前國外曾因試驗失敗全員遇難。黃旭華不顧勸阻,以總設計師身份親自下潛,成為全球首位參與深潛的核潛艇總師。試驗成功後,他揮筆寫下「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科學家無畏和豪邁的精神躍然紙上。
捐資設基金勉勵科研人員
進入二十一世紀,黃旭華和中國核潛艇事業逐步被公眾熟知。黃旭華時刻關心國家科技事業、核潛艇事業的長遠發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國家最高科技獎800萬元(人民幣,下同)、共和國勳章補助等累計超2,000萬元,他將所獲獎金悉數捐出。其中,他捐資1,100萬元設立的「黃旭華科技創新獎勵基金」激勵着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繼承和發揚科學家精神,開拓創新、勇攀高峰;他多次到大中小學作報告、作科普,弘揚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宣講核潛艇精神,在武昌區中山路小學設立「黃旭華院士科技教育中心」,勉勵青少年愛黨愛國、學好本領、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