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人種移民職場易受歧視
香港文匯報訊(特約記者 周天梧 倫敦報道)職場上「資歷過剩」的問題不是移英港人獨有,牛津大學智庫「移民觀察站」去年6月公布的研究就顯示,與英國本地出生的打工仔相比,絕大部分移民族裔在工作上更有可能出現「資歷過剩」,而且普遍薪金較低,唯獨來自北美、澳紐和西歐等以白人為主的發達國家的移民例外,這不但反映語言是影響移民在英國找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某程度暗示了非英語系地區移民有可能在英國職場遭到歧視。
研究的數據顯示,英國整體移民人口的高教育程度人士中,大約26%出現從事中低技術職位的「資歷過剩」狀況,高於英國出生者平均的20%,當中以東歐國家移民情況最嚴重,比率高達44%,南亞地區移民也有40%,東南亞及東亞移民亦有23%。
來自烏克蘭的難民也在英國陷入類似困境。英國國家統計局去年4月的調查發現,雖然70%的烏克蘭難民都成功在英國找到工作,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仍從事與之前相同的行業。
專才簽證僅佔移民少數
英國近年一直試圖吸引更多具專業技能的移民,但自脫歐以來抵達英國的400多萬新移民中,只有很少數是以專才簽證入境。相反,更多移民是受到英國政府為解決護理行業人手不足問題而推出的長期簽證所吸引,來到英國從事入門級的護理行業職位。「移民觀察站」主任薩姆普森表示,英國有很多從事護理業的新移民屬於「資歷過剩」,他們當中有人本身有護士資格,也有工程等領域的大學畢業生,甚至有留學生完成碩士學位後,轉以護理簽證留英。
薩姆普森表示,某程度而言,這項政策的確幫助到長期缺人的護理業,並為移民提供了進入英國的簡便大門,但這也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如果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技能,英國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稅收,經濟活動會更活躍,移民的生活也會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