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1教師被釘牌 教育局:對教師失德「零容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討論維護教師專業操守。據教育局早前向委員會提交資料顯示,去年全港共有71名教師被取消註冊,連同其他處分教師失德個案合共有304宗。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會議上解釋,增幅主要來自局方近年開始定期為全體註冊教師進行刑事紀錄查核,發現一批已離開教育界而未有申報定罪的個案,而被局方處分的個案中,有4宗與社會事件有關。

  她重申,局方會嚴格把關,對教師失德「零容忍」,同時關注校園滲透情況,會指示學校留心不明來歷資金關注支持的活動,如非熟悉團體舉辦的活動,要特別提高警覺。

  教師失德304宗 年增逾77%

  根據教育局數字顯示,2024年處理教師違反專業操守個案達304宗,較2023年增逾77%,其中71人被取消教師註冊,按年多24宗,分別涉及干犯盜竊、虐兒、詐騙等罪行,及與學生有超越師生關係的交往及有不恰當身體接觸等情況。其他處分包括發譴責信、書面警告、書面勸諭等,共有4宗個案與社會事件有關。

  蔡若蓮表示,近年失德個案增加,主要由於局方2021年起每3年一次查核所有註冊教師的刑事紀錄,共查出超過300宗曾犯事的個案,其中有32人仍然在職,其餘則已離開教學行列。

  她強調,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教師專業操守,除提供相關指引、加強培訓、加強師德師風,亦嚴格把關,防止不適當的人等成為教師。自2022年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結束後,由局方主導跟進及調查違反專業操守投訴,成功令積累個案大減,其更有效地按事件性質及嚴重程度,向有關教師作相應處理。

  議員倡刑事紀錄查核改「一年一檢」

  多名議員關注教師失德被懲處的情況。議員陸瀚民認為應縮短刑事紀錄查核年期,例如改為「一年一檢」;議員梁美芬提出,涉刑事罪行從檢控到定罪可能橫跨數年時間,局方應確保學生不受影響。

  議員梁子穎則關注到註冊教師到私人教育機構工作,局方或未能掌握其專業操守情況;議員劉智鵬建議,教育局應增設按特定年期「續牌」的機制,加強監管教師專業操守。

  蔡若蓮回應時表示,對增設教師「續牌」機制持開放態度,局方會不時檢視,又強調在職教師一旦犯事會即時記錄在案,而涉及司法程序的教師,亦須即時向學校申報及會被要求停職。

  過去的黑暴事件,令學校教師隊伍受很大衝擊,部分人遭激進違法思維滲透,被問及會如何防範時,蔡若蓮表示,局方會汲取教訓,認真處理嚴重個案,同時關注藉學生活動滲透校園的情況,特別是會警示學校,「要留心不明來歷資金支持的活動或不知是什麼的組織」,如非熟悉的組織或清晰的資金資源,尤其是特別留意與政治相關組織,更應深入了解,小心安排同學參與。

  另外,委員會昨日一致通過由議員郭玲麗提出成立「檢視香港融合教育發展小組委員會」的建議,透過跟進討論確保相關資源有效運用,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將來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