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乙版《雷雨》即將訪港 以創新之意 回歸戲劇本真

●李六乙版《雷雨》以簡約布景呈現人物關係。攝影:李春光
●李六乙版《雷雨》以簡約布景呈現人物關係。攝影:李春光

●人物間的關係如波濤洶湧。   攝影:李春光
●人物間的關係如波濤洶湧。 攝影:李春光

●演員的演繹可圈可點。  攝影:李春光
●演員的演繹可圈可點。 攝影:李春光

●李六乙版《雷雨》以新角度重現原作精髓。 攝影:李春光
●李六乙版《雷雨》以新角度重現原作精髓。 攝影:李春光

  一作雷雨驚聲,幾處命運浮沉。作為中國話劇現實主義的奠基之作,《雷雨》數十年來備受推崇、長演不衰。在即將啟幕的第53屆香港藝術節,由著名導演李六乙執導,著名演員胡軍、盧芳等聯袂主演的新版《雷雨》,即將與香港觀眾見面。近日,該版《雷雨》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進行了首演。香港文匯報亦對各位主創進行了採訪。他們均表示,期待為香港觀眾奉上一場精彩又獨特的全新演繹。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寶峰 北京報道 圖:香港藝術節提供

  簡約的「一桌二椅」,濃濃的舊時氛圍,回歸原初的文本,恪守作家的精神……在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上,李六乙帶來了一部既有「創新之意」又有「回歸之心」的誠意之作。在激烈的情感衝突,以及表演者動情的演繹下,觀眾紛紛被拉進一個令人心潮跌宕的世界之中。

  一桌二椅 返璞歸真

  緊閉的窗戶,陳舊的沙發,壓抑的氣氛……舞台上的一切彷彿都在訴說,但卻欲言又止。所有的布景與演員的表演都十分真實,讓觀眾不由得跟隨劇中人的經歷而憤怒、哭泣甚至絕望不已。

  「中國觀眾對《雷雨》都非常熟悉,中學生的課本裏就有收錄。這次重排《雷雨》,我們還看了許多小孩子演的版本,這給了我很多啟示。」李六乙說,「我覺得孩子們的演繹非常真實,而戲劇恰恰應該回到真實。那什麼是戲劇的真實?它就是能給每個人都帶來不同的感受,產生不同的認知。」

  《雷雨》的舞台奉行極簡主義,簡單的「一桌二椅」頗有返璞歸真的意味。對此,李六乙表示,「中國的戲曲都是典型的一桌二椅,我將其借鑒過來,將舞台設置為兩組一桌二椅,非常簡潔、單純。但這背後卻蘊含着無窮的美學意味。尤其演員的表演可以有很大的空間。他們的心理變化、情緒波動,都會帶來空間感的變化。」

  新劇本帶來更大創作空間

  周樸園既是《雷雨》壓抑底色的基點,也是劇情大廈的基本立面。而著名演員胡軍的演繹更令人眼前一亮。鮮少的動作、低沉的嗓音,胡軍版的周樸園頗有舊時大家長的威嚴與冷峻。但不為人知的是,最開始胡軍是拒絕接演《雷雨》的,「事實上,我在中央戲劇學院上學期間,就看過無數遍《雷雨》。這已經是一個盡人皆知的故事,所以一開始我並沒有想到重排的可能性與興趣點。」

  「但這一次的劇本讓我對《雷雨》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他續說,一方面,這次的劇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刪減,省去了很多角色,反倒給主要人物帶來了表演和創作上的更大空間。另一方面,這次的劇本嚴格遵循曹禺先生的原著。字裏行間也透露出更多超出故事本身的意味,值得去挖掘和體會。

  在談到對周樸園這個人物的理解時,胡軍用了三個詞:貧窮、掙扎、真情。「表面上看,他擁有實業與財富,並且自認為家庭圓滿。然而他的精神世界卻是貧窮的,他的感情卻是匱乏的。而且他一直處於掙扎的狀態之中,對侍萍、蘩漪、周萍,甚至對周圍的舊物和環境,都抱有一種糾結掙扎的情感。」胡軍認為,周樸園並不虛偽,其實他對身邊人懷有真情,所以他才會痛,才會表現出那種深刻的孤獨。

  從人性層面把握角色心靈

  在《雷雨》中,蘩漪是一位複雜的人物。她的背後凝結着曹禺先生對人物命運的深刻思考與大量心血。這一次,盧芳的演繹同樣十分精彩,糾結、痛苦、失望、無助……一系列交織的情緒,都透過人物衝擊着觀眾的心靈。

  在談到塑造蘩漪的心得時,盧芳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自己首先會從人性的層面去把握角色的心靈,而不是從外在的形象、動作等方面着眼。「更重要的是,我不會讓自己不停地去尋找蘩漪,而是讓角色來貼近我,進而達到一種演員與角色相互交融的狀態。最後,才能呈現出自然而然的演繹效果。」

  在舞台上,盧芳帶來了極富感染力的表演。很多場面都被觀眾津津樂道。當被問到自己最喜歡哪場戲時,盧芳的答案是蘩漪與周萍的兩場對手戲。「在這兩場戲中,周萍要離家,蘩漪則把周萍視作救命稻草,全力挽留。這兩段戲需要演員之間有充分的默契與信任,才能演出那種情感的掙扎與救贖。」

  對於即將赴港演出,盧芳滿懷期待。「香港的觀眾能看到世界各地的頂級表演,所以他們的欣賞水平非常高,並且擁有極好的素養,藝術表演者們都很喜歡走上香港的舞台。」盧芳還表示,對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充滿信心,相信未來香港一定能夠成為「世界看中國」和「內地看世界」的最佳平台。

  《雷雨》

  日期:3月5日至8日 晚上7時30分,3月9日 下午2時30分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