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英職場看重本地經驗 港人面試衰在口窒窒

  很多香港人移民到英國前,都會想像自己在英國的生活可以有多美好,很多人甚至會自以為,既然自己在香港可以發展得不錯,英文水平也比很多其他新移民好,在英國找工作應該毫無難度。不過他們到埗後不久便會發現現實遠不如想像,首先是發現自己的英語能力在本地人眼中根本與其他新移民沒有兩樣,其次就是發現英國職場,尤其是中高層職位很看重本地經驗,任你在香港有多少年工作經驗,英國的僱主也未必會考慮。

  筆者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過不少移英港人,其中不少在找工作上遇到困難的人,「硬傷」都是英語能力不足。對這些人而言,用英文寫電郵以至其他文書工作都沒有問題,但如果要他們用英文口語對話,不論是跟上司報告工作,或者是與同事閒談,往往就會變得結結巴巴,很多人因此在面試階段就失敗了,即使能夠找到工作,也會覺得難以應付,每日上班就似變得度日如年。很多人在英國工作了一年甚至兩年,結果都未可以在公司交到朋友,也無法融入到英國生活,結果放假就只能繼續找其他移英港人「圍爐」。

  中餐館工作浪費學識經驗

  另一個問題就是資歷認證,不少移英港人本身已年屆中年,在香港本來已做到中高層職位,一心以為自己在香港這個國際城市的經驗,到英國的「國際城市」如倫敦等應該可以「無縫接軌」,殊不知英國企業很多工作重點都是本地業務,除了少數頂尖金融企業外,其他國際性企業其實不多,因此它們也特別看重本地經驗、對本地市場的了解,尤其是對於中高層職位求職者,很多移英港人結果就卡在這一步,無論履歷有多亮麗,也未必可以得到面試機會,競爭力有時甚至不及在英國本地二三流大學畢業的畢業生。

  在這些情況下,筆者就看見很多移英港人只能拋下在香港的資歷,從事技術含量不高的工種,例如基本上不用與人溝通的倉務員、貨車司機、外賣平台的外賣員等,或者是索性到不太需要英文的地方工作,例如中式超市、中餐館等,與上一代移民的出路差不多,浪費了自己在香港的學識和多年工作經驗。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周天梧 倫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