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院耳鼻喉科缺醫生暫關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香港醫護的人手不足,導致香港兒童醫院耳鼻喉科需要臨時關閉。香港醫院管理局昨日證實,因離職及個人健康等原因導致醫生人手不足,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服務由去年11月開始要「暫時調整」,逾500名在該院覆診的專科門診病人需改到其他公立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承認情況不理想,並就此向病童及家長造成不便與憂慮致歉,並表示人手流失情況已見穩定,未來會繼續透過招聘改善人手情況,期望最遲今年下半年逐步恢復服務。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事件反映有必要整合亞專科服務及做好相關培訓。
2018年啟用的兒童醫院集中處理嚴重、複雜、不常見並需跨專科治理的兒科病症。醫管局發言人昨日表示,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原本提供服務的醫生包括一名副顧問醫生、一名駐院醫生及一名半職的顧問醫生,惟因離職及個人健康等原因導致人手不足。
在醫管局總辦事處協調下,兒童醫院早前已停收耳鼻喉科專科門診新症,並陸續轉介已預約診期的病人至其他公立醫院跟進及治療。如兒童醫院的住院病人需要進行緊急手術或醫療程序,會由九龍中醫院聯網耳鼻喉科統籌。醫管局總辦事處正積極協調此段期間的過渡措施,安排調派具有經驗的相關專科醫生至九龍中醫院聯網,以加強整體人手。
高拔陞昨日在會見傳媒時承認,因短期人手流失導致該院耳鼻喉科服務受影響並不理想,但會確保做好協調工作,令病人的治療不會受影響。醫管局正全力跟進施政報告提出的方向,盡快整合兒科服務,例如心胸肺科及腦外科。
盧寵茂:需要整合亞專科
盧寵茂表示,今次事件反映兒童亞專科人手非常有限,個別人手流失已可能影響服務,有需要將亞專科整合並做好培訓工作,更集中地運用寶貴的醫療資源。他續說,施政報告提出要讓兒童醫院更好地發揮兒童專科卓越醫療中心的功能,因此除了耳鼻喉科外,亦要發展兒童心臟科及神經外科等。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以往部分公立醫院都偶然會發生類似情況,例如原本有3名醫生提供的影像診斷服務,後來因為只餘1名醫生維持服務,但今次情況比較罕見。
他說,耳鼻喉科本身已缺乏足夠醫生,專門醫治兒童的就更少,而需要轉往兒童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本身病情較複雜或需要跨專科處理,對病人或會有較大影響,他相信短期內難以解決,或要到7月新一批醫科生畢業或完成專科培訓,人手才會較為鬆動。
彭鴻昌建議醫管局可先聘請私家醫生做兼職,再將騰出的全職醫生調往兒童醫院,優先聘用有兒童耳鼻喉科經驗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務求在短時間內盡快補充人手。他亦同意加強亞專科的培訓與人事管理,同時應提前規劃人手,避免再出現類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