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創新力鐵證 外資重估中資股
截至昨日,內地人工智能(AI)模型DeepSeek的網站訪問量已超越谷歌的同類產品,成為全球第二大最受歡迎的AI聊天機械人。港股也乘着DeepSeek的浪潮而起,昨日亦一舉突破21,000點。市場人士指出,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令其一推出便瞬間爆紅,震撼全球AI界,恒生科指本周已累升約9%,若以科指自1月13日收市約4,222點起計,升幅更達22%,進入「技術性牛市」。摩根士丹利等外資機構紛紛表示,看好中資科技股前景。由於中國已在科技發展上向全球證明了能力,預期更多外資會重新配置中資科技股,有利港股表現。
挪威主權基金增持A股港股
昨日便有消息指,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基金開始增持A股與港股。滙豐前海證券研究主管Steven Sun表示,DeepSeek是中國創新能力的一個良好案例,或帶來中國市場的重估。若外資重新關注中國科企,且逐步增持大中華區股市比重,估計中資科技股較美股折讓將會收窄,對港股後市有正面作用。
國泰君安的分析團隊指出,DeepSeek的低成本推理模型由於是開源AI,料會在全球普及,這將帶動更多的應用需求,反過來拉動全球企業算力的需求,並帶動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
德銀分析師Peter Milliken亦預計,2025年將是投資界認識到中國正在超越世界其他國家的一年,港股和A股中線有望超過此前高點。他將DeepSeek比作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推動企業開發低成本AI模型
有外媒評論表示,以前發展AI幾乎等同於高資本、高投入,DeepSeek的低成本模型面世,令全球發展AI上有了第二個替代性方案,AI變得「平民化」,反而令更多企業願意發展一套自己的AI模型,從而活躍了整個市場的投資,故預期整個AI及其相關板塊也會進入高增長期,而中資科企會因此吸引大量外國基金進場分一杯羹,令A股及港股的科技股受惠。 ●記者 周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