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研究新資助 撐粵劇發展



龍貫天新策略提攜後輩效果佳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達里)香港八和會館昨日舉行乙巳年(2025)新春團拜,邀得香港特區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香港署理文體旅局局長劉震等,與八和主席龍貫天一起主持團拜儀式。陳國基透露,特區政府正研究以先導計劃模式提供新資助項目,鼓勵粵劇業界製作更多高素質演出,傳統及創新兩者並行,把粵劇的珍貴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香港八和會館在1953成立,會館在內地有過百年歷史,八和會館一直以來致力推廣和發展粵劇。陳國基表示,粵劇是香港首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己和太太亦是粵劇發燒友。為支持粵劇的持續發展,特區政府在過去20年一直致力透過粵劇發展基金,向粵劇界提供多方面支援,包括油麻地戲院、高山劇場新翼及西九戲曲中心等,支持粵劇持續發展。
陳國基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在去年年底發表《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訂立四個發展方向,包括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其中一項措施便是支持培育粵劇高質量發展。特區政府正積極研究以先導計劃模式推出新資助項目,鼓勵業界製作更多高素質演出。
擬攜手世界各地八和做傳承
八和是油麻地戲院的場地夥伴,在政府粵劇發展基金資助下,培訓粵劇新秀,為業界持續培養新一代的接班人。龍貫天透露,去年起已開始以嶄新方法提攜後輩,讓大老倌以老帶新,引領新人演出,效果顯著,新人進步神速。
「今年我們會加強與世界各地八和會館的聯絡,希望做到演出交流,做到承前啟後,保育傳統粵劇的任務。」龍貫天表示,未來將培訓更多新進粵劇人才,並與教育局、職訓局等不同機構洽商,將推出不同推廣活動,令市民及海內外遊客都能欣賞粵劇藝術。
龍貫天表示,多年前已突破自我,與李居明合作演出糅合了話劇的粵劇,得到不少年輕觀眾的讚賞。他說:「可惜近年經濟環境不好,入場看戲的人也少了,所以我們需要有新策略和新思維,不能墨守成規。」
提到粵劇演出聖地新光戲院將於3月3日關門,龍貫天當然表示可惜,他也感激李居明多年來一直支持新光的營運,他說:「我們有劇目6月會在西九文化中心重演,而新光戲院最後兩天會開放給公眾人士入內參觀,到最後一夜我會與李居明一起為戲院關燈及拉閘。」
馮素波手腫恐影響心臟
有份出席團拜的馮素波(波姐),表示父親與叔叔都是當年的八和會員,雖然她是粵劇出身,但已多年沒有演出,高興獲大會邀請前來。波姐日前在演協春茗獲頒「傑出演藝大獎」,她笑稱獎項實在太重,加上她弄傷左手,現在獎項暫時寄存在公司。她說:「我左手受到無名腫毒影響致腫痛,契仔話要帶我去看醫生,因為有機會影響到心臟,結果留院一晚並抽了3次血,不過我對盤尼西林(抗生素)有敏感,醫生建議我用新藥,就不用留院太久。」
被問到手傷有沒有影響工作,波姐笑道:「現在左手不時要敷冰和舉起,不過沒有影響工作,我都是做網台節目用把口講嘢,打麻將和食胡就用右手,今年都發了少少新年財,贏了百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