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徵港貨關稅 特區政府向世貿提訴

●特區政府商經局局長丘應樺昨就美國對香港產品加徵關稅與多個主要商會代表會面,討論應對措施。 商經局Fb圖片
●特區政府商經局局長丘應樺昨就美國對香港產品加徵關稅與多個主要商會代表會面,討論應對措施。 商經局Fb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繼中國日前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就美國對華產品加徵10%關稅措施提起訴訟後,香港特區政府昨日亦決定就美國宣布對香港產品加徵10%關稅一事,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以捍衛香港的合法權益。

  特區政府發言人昨表示,「美國的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並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組織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特區政府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就美方的無理措施正式啟動程序,以捍衛我們的合法權益。」

  發言人重申,香港一直是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制度的堅定支持者,特區政府對美方的做法表達強烈不滿,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行為。

  美方10日內須回應 30日內啟磋商

  根據世貿組織的《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世貿將按「三部曲」來處理:美方須在10 日內就香港提出進行磋商的要求作出回應。然後,美方須在30日內與香港進行磋商。如雙方未能在60日內透過磋商解決爭端,特區政府有權採取進一步行動,要求在世貿爭端解決機制下設立專家組,審議爭端。

  雖然香港將向世貿提出申訴,然而,以橫行霸道見稱的美國,則一貫視世貿的裁決如無物,香港今次的申訴,美國大概率會拒絕執行。香港在2020年時亦就美國不合理地要求「香港製造」的輸美產品,必須改標籤為「中國製造」,香港當時也向世貿提出申訴,至2022年12月21日,世貿爭端解決機制專家組裁定,美國對香港商品實施的產地來源標記新規定不符合世貿規則,然而美國一直拒絕執行。

  丘應樺籲港商會團結一致應對

  特區政府商經局局長丘應樺昨日與多個主要商會代表會面,包括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中華出入口商會、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向他們簡介事件最新發展,並討論應對措施。他在局方Fb上發文表示,美國的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並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及獲世貿組織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政府正在多個層面積極作出跟進。他呼籲業界團結一致,應對美方的無理措施。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事態發展,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共同捍衛香港的合法權益。

  特區政府本月5日指出,美國對香港產品加徵額外關稅是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組織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在2023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為603億美元。同時,香港是美國第27大貿易夥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這些數字清楚說明了香港和美國之間有着緊密的經濟互動,美國企業在香港有龐大的商業利益。

  香港郵政續停收往美國包裹

  此外,香港郵政繼續停止接收寄往美國內載貨品的郵遞服務,直至另行通告。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郵政已與美國郵政機關展開溝通,但當中仍有需進一步釐清的事宜,包括有關美方加徵關稅的要求。

  特區政府向世貿組織申訴程序

  10日

  ●根據世貿的《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美方須在10日內就香港提出的進行磋商之要求作出回應。

  30日

  ●美方須在30日內與香港展開磋商。

  60日

  ●如雙方未能在60日內透過磋商解決爭端,特區政府有權採取進一步行動,要求在世貿爭端解決機制下設立專家組,審議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