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採「中國+N」策略 減美關稅影響

●盧金榮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盧金榮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對於特朗普再次發起關稅戰,對香港產品加徵一成關稅,特區政府決定就事件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昨出席新春團拜時表示,「無論申訴是否成功,我們都需要透過合法途徑表達我們的反對聲音,保存記錄並做好應對。」

  他表示,香港產品去年對美國的出口額約為61億港元,不到本港總出口的1%,影響不算大,而且香港已與20多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雙邊貿易協議,這將有助於提升香港的轉口能力,並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從而減輕美國對中國及中國香港產品加徵關稅的影響。

  過去8年港貿易實際增長18%

  盧金榮又說,從2017年至2024年期間的貿易戰來看,香港的出口貿易實際上增長了18%,雖然對歐美的出口減少了約7%,然而,香港向東盟市場的出口增加了38%,對墨西哥的出口增加了40%,這顯示實施的「中國+N」策略是成功的。

  對於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他認為可以探索與其在其他合作模式下加強貿易往來,即使不在「一帶一路」的框架內,仍有許多不同的方式與模式可供探討,香港也可以與其商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盧金榮又相信,今年香港挑戰與機遇並存。2025年環球市場增長預計仍然疲弱,加上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香港出口貿易增長可能減慢;不過,隨着內地企業與港商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布局,香港正迎來新契機,預期2025年香港貨物出口保持較低單位數增長,全年GDP有望達到2.5%至3%的溫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