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策朝令夕改草率 港郵政停寄美包裹合理
聞正聲 時事評論員
未上任已揚言會將關稅視為「武器」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繼宣布對中國和香港特區貨品加徵一成關稅後,美國郵政(USPS)亦「出招」,日前在無解釋下宣布即時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特區的包裹,惟同日晚上又收回相關決定。美方政策朝令夕改,影響的是一般大眾。
USPS朝令夕改害慘大眾
USPS於2月5日突然通知香港郵政,不可向美國付運內載貨品的郵件(包裹),即時生效,除非有關郵件已按美國法例的規定,向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提交完整及正確的「正式報關」(Formal Entry)。但短短12小時後,又突然宣布繼續接受寄往美國的包裹。針對美國這個「彈弓手」的決定,香港郵政表明需要與USPS進一步釐清詳情,決定繼續停止接收寄往美國的包裹,直至另行通告。
USPS當初的決定,明顯是美國無理向中國和香港特區貨品加徵關稅,以及暫停豁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貨值於800美元或以下的小額貨物關稅條款(「小額豁免」)的後續行動。然而,USPS在盲目執行特朗普的政策時,根本沒有周詳的計劃和後備方案,最終唯有草草收回決定。USPS在恢復接受包裹的聲明中表明,美國郵政總局與海關及邊境保衛局正在密切合作,實施針對中國新關稅的有效徵收機制,確保包裹投遞受到最小干擾。
草率決定令人咋舌
原來,USPS在未有所謂「有效」的徵收關稅機制,甚至連執行細節都欠奉的情況下,就貿然宣布停收透過香港郵政寄往美國的包裹,如此不負責任的決定,實在令人咋舌。除了不知如何「有效收稅」外,有學者分析,USPS突然「轉軚」或與其事前未有做好評估有關。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劉銳業博士受訪時稱,USPS突改決定,可能與暫停處理香港郵政的包裹後,或會有大量貨物流向其他私營物流快遞公司,惟未知這些公司的運力是否足以應付兩地的需求有關。如因此令貨物滯留,最壞情況甚至出現物流鏈斷裂。
消費者面對的種種不便,始作俑者是對中國和香港特區產品無理加徵一成關稅的美國。面對USPS如此混亂的決定,筆者認為香港郵政繼續停止接收寄往美國包裹的決定非常正確和合理。作為一個政府部門,香港郵政對市民和客戶寄出的包裹除了負有法律責任外,更有作為為市民提供郵政服務的公共機關的責任。USPS的安排雜亂無章,隨時會導致投遞者的包裹滯留,增加寄失的風險;再者,美國在取消「小額豁免」後,該如何填寫文件報關、哪一個階段交關稅,甚至應該由誰去繳付關稅,這一切原來均未有定案!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直言,若果所有手續和程序都要港方負責,香港郵政根本沒有如此多人手去處理。香港郵政在美方提出和建立一套雙方認可、切實可行機制之前,拒收寄往美國的包裹,實屬合情合理。
美國決定有違世貿規定
特朗普近日的言行,向世人示範了什麼叫做「在美國利益面前,沒道理可言」。「關稅」是美國打壓中國崛起的眾多手段之一,是中美角力背景下掀起的波瀾。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亦批評,相關措施反映美國無視香港作為世貿組織單獨成員,以及基本法賦予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的地位。
正如國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爭端解決請求的聲明中指出,關稅措施不符合美國在世貿框架下的義務,關稅帶有歧視性質。特區政府亦已決定就事件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就美方的無理措施正式啟動程序,捍衛香港的合法權益。
貿易戰、關稅戰從來就沒有贏家,最終只會損害各方,包括美國自身利益。美國的一眾盟友當真要好好思量,未來四年是否仍要跟這個政策混亂、四圍挑火頭、「朋友都沒情講」的特朗普走得這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