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節上升/A股節後向好 創業板累升逾5%領先

春節後A股市場表現搶眼,市場信心持續向好。截至昨日收盤,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249億元(人民幣,下同)至1.96萬億元;滬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收漲1.01%、1.75%、2.53%,收報3303點、10576點、2174點,節後三個交易日累計升幅依次為1.63%、4.13%和5.36%。分析稱,特朗普「百日新政」有可預見性,春節期間中國消費端也展現較強韌性,加之節前發布的中長期資金入市方案,以及全國兩會的臨近,均對節後新一輪行情形成支撐,專家建議重點關注科技和消費等板塊。/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昨日A股熱點板塊加速輪動,全市場逾4100隻個股上漲,超百隻股票漲停或漲超10%。盤面上,DeepSeek和算力概念股延續強勢行情,美格智能、青雲科技、優刻得、首都在線等個股漲停;光伏概念特別是光伏設備股集體反彈,安彩高科、雙良節能、鈞達股份、愛旭股份等封板,比亞迪智駕概念股亦有活躍表現,惟機器人概念股衝高回調。
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留意到,春節後首周,A股整體表現較佳,三大指數均呈現上漲趨勢,從過往經驗看,2月依然是「做多A股」的良好時間窗口。他續稱,節後A股板塊亮點頗多,科技板塊表現尤為突出,尤其是AI算力與國產替代領域;另一方面,消費板塊也是節後A股市場的一大亮點,且春節消費數據亦表明內需正得到有效修復。此外,節後新能源板塊也有不俗表現,其在估值修復和技術突破方面尤為搶眼。
票房出行數據 揭示消費復甦
相關積極因素的累積為新一輪上漲行情帶來支撐。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分析,節前六部門聯合印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案,政策有望每年為A股引入萬億元增量資金,顯著提高機構資金話語權,上述資金短期或流入紅利板塊,並對權重指數帶來支撐,進而有效提振市場風險偏好,為新一輪上漲行情提供催化劑。與此同時,消費復甦韌性已經凸顯,春節期間電影票房、出行人次均錄得新高便是佐證。此外,隨着全國兩會的臨近,新一輪政策刺激窗口預計打開,資本市場至少提前半個月發酵「兩會行情」。
展望A股後市,招銀研究院權益配置團隊提醒投資者,DeepSeek的爆發凸顯中國AI技術的進步,A股小盤科技股將得到提振,並有望延續積極的表現。
另一方面,美國本月初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因其加稅幅度未超預期,短期衝擊有限,綜合節前政策面積極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A股春季行情值得期待,風格上或偏向小盤成長,紅利股亦可作為中長期底倉配置,建議中高配A股。
中國AI鏈或迎價值重估
隨着DeepSeek概念的持續發酵,中國AI產業鏈有望迎來新一輪估值重塑。薛洪言認為,中國的DeepSeek兼具低成本、高性能、開源等特徵,打破了OpenAI等西方大模型在算力和芯片上的既定格局,中國的AI創新和應用有望加速落地,建議關注TMT板塊。
宋清輝判斷,在市場流動性不斷改善、政策端持續發力等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影響下,本月A股有望呈現震盪向上行情。行業布局方面,建議重點關注科技和消費等板塊,「上述方向符合國家戰略,且具有較大彈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