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推4招 杜絕壓榨外勞


  招聘及管理分兩批人負責 第六輪批出935配額

  本報去年多次揭發有建造業外勞遭所謂的「管理公司」、「代理人」剝削,備受香港各界關注。發展局昨公布新措施,由第六輪獲批的申請開始新增4項要求,表明有關的「代理人」必須遵守保障勞工的要求,釐清申請人及僱主的責任,包括代理人不負責任何招聘及人事管理,必須由申請人或僱主直接聘用且不得向外勞收費。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歡迎新措施,認為對保障工人有積極作用,但指中介與管理公司招數層出不窮,促請特區政府做好把關工作。

  「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於2023年7月推出,配額上限為1.2萬個,適用於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並按季接受申請。首四輪申請連同補充勞工計劃之前已批准並計入計劃的703個配額,發展局合共批出9,731個外勞配額,第五輪則沒有申請個案獲批。

  發展局昨公布,第六輪批出7宗申請,涉及935個配額,相關工程項目主要為公營工程,例如醫院擴建、廢物管理設施及鐵路項目。主要獲批工種包括泥水工、空調製冷設備技工、消防設備技工等,亦有本地供應甚為有限的特殊工種,例如架空高壓電線技工。

  倘違新增要求 施加行政處分

  針對懷疑有外勞遭受不公平對待的情況,均涉及總承建商申請人或分判商僱主聘用的「代理人」代為招募、管理外勞及為他們安排住宿、交通及膳食等事宜;發展局公布於第六輪計劃起針對「代理人」的安排加入4項新要求,包括將負責外勞的招聘和人事管理事宜,與安排外勞食、住、行等收費服務事宜的代理人分開,以免外勞工因擔心影響受聘或上班機會,而支付不合理費用等。總承建商及分判商如違反上述新增要求,局方會施加行政處分,以及在有關工程的表現評核中反映其違規行為。至於第七輪申請剛於本月3日截止,正按程序處理中。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去年出現的多宗工人遭剝削及欺壓,都是因管理及中介公司的亂象造成,「許多時僱主只顧工程進度及質素,卻把外勞相關事宜交給中介(又稱代理人、管理公司)負責,令中介公司有機可乘。」他認為將招聘外勞與安排他們食宿及交通等分由不同代理人負責,可釐清責任及削減代理人的權力,減低工人被欺壓的機會,故對該4項要求表示認同,「之前發生了不少外勞與資方的不愉快事件,其實亦間接對香港工人不利,新要求是在平衡需要下,保障工人利益。」

  香港營造師學會會長湯毓祺表示,即使加入新的要求,對建築成本並無造成任何影響,「總承建商給予外勞的人工開支其實無變,但就可以杜絕中間人獲取一些非法收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