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拓應用場景 利港企升級

  實施8大行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面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廣東正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着力提升企業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根據最新公布的《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廣東將開拓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場景,打造實時在線的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發布廳」,加強應用場景推介和供需對接,謀劃落地一批重大應用場景創新示範項目。同時建立應用場景創新「沙盒」工作機制,首試首用新技術新產品不少於100項。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解讀該計劃時透露,2025年廣東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0個、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產業項目數量佔比50%。據悉,《行動計劃》的實施,可為在粵港企的轉型升級提供資金和場景的支持。

  智能製造技術產業化

  《行動計劃》包括科技創新強基、產業集群培優、數智技術賦能、產業開放合作、優質企業引育等8大行動。廣東首次提及打造實時在線的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發布廳」。應用場景是指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的具體應用情境或環境。對港資企業而言,這不僅降低了技術創新的市場試錯成本,也為它們進入大灣區內地市場提供了新場景。

  廣東此前曾在低空經濟領域也採用應用環境發布創新需求。廣東省投資促進局此前就向社會發布了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需求清單,展示廣東省16個地市政府、企業在低空基礎設施、行業作業、生產製造等7個需求領域的應用場景合作機會,助力產業鏈供需精準對接,促進前沿技術與創新產品加速落地應用。

  目前已有港企率先把握機遇,通過新的場景應用推動技術升級。港資企業廣東溢達集團有關負責人張宏晶表示,公司是老牌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工廠擁有約7,000名員工。「我們雖然是紡織面料生產企業,但我們在技術創新方面投入很大,特別是在縫紉製造領域,我們擁有大量專利研發。」她說,早在第一輪中美貿易摩擦時,工廠的訂單就受到影響,於是迅速調整策略,將積累的智能製造技術產業化,成立了一家專門從事自動化縫紉設備製造的公司。她指思維轉變後,縫紉設備銷售額已達數千萬元。

  在科技創新強基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大力推動成果中試熟化,首批布局建設不少於30個省級中試平台,爭取落地布局一批國家級重大中試項目、區域中試中心。

  廣東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所涉及的龐大資金來自哪裏?艾學峰表示,資金來自三個地方,首先是中央資金支持,其次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最後是相關銀行、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他透露,從去年底已組織開展廣東全省工業領域「兩新」( 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項目儲備工作,下一步將組織各地持續做好項目儲備申報工作,爭取更多「兩新」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