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飯香
黃超鵬
生活中,有種很有趣的現象,叫隔壁飯香。我們總覺得隔壁家的飯菜比自家的香,有點嚮往和羨慕。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其實我們自家的飯菜也香,只不過我們吃厭了,想換胃口,所以一聞到不一樣的飯香,就充滿好奇和新鮮感。
我們經常聽到太太會對家姑說,某某同學的老公如何如何的好,某朋友的老公如何愛妻子等等。除了上述的新鮮感之外,另一個原因是人在親密的人和外人之間的表現不一,在家裏可以不修邊幅、口無遮攔,在外面就光鮮亮麗、待人客氣。我們只看到別人伴侶的優點,少見他們展示的缺點,而自家伴侶,往往是缺點掩蓋了優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距離產生美。距離近了,就看到雀斑,聞到口臭。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我們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可愛或比較優秀。很喜歡逗別人家的孩子玩,就算他們有時發脾氣或哭鬧,都會會心一笑,認為他們可愛極了。因為你只享受逗樂的過程,不需要去教育別人家的孩子。對待自家孩子,你需要負責、需要教育、需要讓他成長,需要各種勞心勞力、各種陪伴安撫,種種因素加起來,你就會忽略了孩子的可愛,只記得各種調皮和惹你生氣的場景。當然,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在內心,我們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可愛最優秀的,不過我們有時不能表現得過於明顯,希望鞭策孩子,希望他能像隔壁家孩子,學習別人的長處,讓自身也變得更優秀。
覺得別人的好,就是濾鏡心理在作怪。看到美化的事物,自己再多加了一層濾鏡,再用不同標準的目光去審視,野花就變得比家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