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對策/專家:中企構建海外倉出口貨品 成效顯著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公告,決定對納稅人以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方式出口的貨物實行「離境即退稅」政策,納稅人以出口海外倉方式出口的貨物,在貨物報關離境後,憑出口貨物報關單等材料信息,即可預先申報辦理出口退(免)稅,後續再根據貨物銷售情況進行稅款核算。專家認為,這一政策為中國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了巨大支持,通過構建海外倉來規避美國等國的貿易限制,不僅可以實現成本降低、供應鏈優化、市場拓展和風險管理等多重成效,還能顯著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美國東部時間4日晚7點,寧波惠貝寶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外籍「網紅」正在TikTok上準時開播,通過實物展示、產品解說、網友互動等方式,向海外客戶推銷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一款割草機。這家公司除了在海外大型電商平台設有店舖,還經營着一家自建海外網店,旺季每周的線上銷售額高達200萬元。客戶「隔屏」選購後,數據會即時傳輸到該公司布局在美國的5家海外倉,最快當天便可發貨。
商品「出得去、退得回」
寧波優遠進出口有限公司作為「頭部」跨境電商賣家,其貨物採購於浙江省1000多家中小型生產企業。去年1至10月,該公司通過「9810」方式出口貨物突破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成。「原來我們要根據訂單去採購,出一批貨,前期準備工作十分繁瑣。而出口到海外倉,我們只需根據銷售情況預估好備貨量就可以了,退貨也十分便利,真正實現了商品『出得去、退得回』。」該公司電商部奚經理說。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後研究員郭寒冰表示,通過海外倉發貨,商品已經完成了進口清關手續,同時,海外倉亦可幫助商家更好應對目標市場的關稅政策,降低關稅成本。面對「小額豁免」政策以及類似衝擊,企業海外建倉是有戰略意義。面對風險,對於利潤高、適合集中備貨的產品,可以考慮在美國設置海外倉。美國關稅新政將重塑物流模式。 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凱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