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下新故事22/鵬城必買「蛋卷王」 情牽深港半世紀

  圖:漢記第三代非遺傳承人黎居易(左二)表示,自己對接力傳承中國傳統美食技藝義不容辭。/受訪者供圖
  圖:漢記第三代非遺傳承人黎居易(左二)表示,自己對接力傳承中國傳統美食技藝義不容辭。/受訪者供圖

  蛋卷是不少嶺南人逢年過節或日常休閒時必備的桌上小吃。在深圳有一家蛋卷企業,上世紀中葉於香港靠走街串巷逐漸立起門戶,改革開放初期,又從香港搬到了深圳沙井建廠。綿延數十年的深港情緣,始終不變的經典口味,使得「漢記」蛋卷成為深圳的「必買手信」,獲頒「廣東老字號」,入選寶安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傳統的鐵盒裝,40年不曾變過。」作為漢記的第三代非遺傳承人,28歲的黎居易告訴大公報,「我對漢記食品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它也是中國傳統食品文化的根。為了不讓傳統美食的技藝傳承出現斷層,我義不容辭接力傳承。」/大公報記者 石華

  走進深圳市漢記精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記),空氣中瀰漫着奶油與雞蛋混合的香味。工人忙於生產的繁忙景象,讓黎居易多了幸福的煩惱。

  紅磡街頭起家 味蕾承載記憶

  漢記最早是靠蛋卷起家。據黎居易介紹,早年間他的爺爺在香港走街串巷,沿街售賣蛋卷,有了一定的儲蓄後,1962年在香港紅磡蕪湖街開了一家名為「漢記」的門店,「漢記就是傳承漢民族的記憶。」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黎居易表示,漢記第一代傳承人借鑒西方麵點工藝,融合廣東小食「薄罉」和西式蛋卷,創造出了漢記蛋卷。

  1983年初,漢記第二代傳承人黎漢良決定將家傳手工蛋卷帶回內地,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在深圳寶安沙井成立「漢記東風蛋卷廠」,這是「漢記食品」的前身。由此,「漢記」也成為首批在深圳市投資設廠的港資企業。經過40年的打拚,漢記旗下已經有包括蛋卷、月餅、糉子等40多種粵式糕點產品,它們和「漢記」的名字一起,承載着深港兩地共同的味蕾記憶和濃濃的鄉情。

  「我們傳統的鐵盒裝,40年不曾變過。」黎居易告訴記者,自家的手工蛋卷採用傳統工藝與配方,並且一直堅持純手工製作,令蛋卷層層鬆化,蛋卷網狀平均且清晰,入口有非常濃郁的牛油香和雞蛋香。

  漢記的產品不僅在深港兩地廣受歡迎,而且遠銷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地。黎漢良表示,目前八成是在海外市場,年銷售額超過一億元人民幣。

  樹立自主品牌 弘揚非遺文化

  早年的「漢記蛋卷廠」,一直承接大量代工訂單。作為老一代港商,黎漢良性格低調內斂,他認為走穩一點比走快一點要好;作為接班人,黎居易在美國深造多年,深知代工利潤有限,而只有增加品牌影響力,才能在擴大盈利的同時,在海外市場肩負起傳遞中華飲食文化的重任。2020年,作為黎氏家族第三代的黎居易學成回國,最終說服了父親。

  2023年,漢記粵式食品(蛋卷)製作技藝入選深圳寶安區級非遺項目。去年,記錄了漢記發展歷程、蛋卷製作工藝,以及品牌保護傳承非遺文化舉措的「漢記非遺文化館」揭牌,所有內容都由黎居易本人策劃布展。在他看來,漢記非遺文化館的建立能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家蛋卷的文化內涵,也是品牌非遺傳承的一份承諾。

  去年年初,漢記蛋卷亮相美國某工商展會,吸引了海外華人的注意,許多客商也給予了高度評價。黎居易表示,要成就一個品牌,需要將文化基因與企業家精神結合起來。他希望,未來「Made in China」的標誌,能成為全球最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