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實基礎/建多層次市場 提升融資空間

  圖: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完善,為實體經濟融資打下堅實基礎。
  圖: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完善,為實體經濟融資打下堅實基礎。

  隨着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等不同板塊的設立和發展,以及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完善,為實體經濟直接融資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了多樣化的融資途徑。除了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到去年底,全國已經有34家地方股權交易場所,掛牌企業共接近3萬家。一些地方股權交易中心還對掛牌企業做了進一步區分,例如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就有專精特新專板、N板、E板以及展示型企業Q板等,同時還為近300家企業提供了股權純託管業務。

  華發投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晉勇分析,這些股權交易場所,一方面為企業提供了股權交易和定價的一定渠道,同時也為滬深以及北京證券交易所提供了上市企業的大量儲備。這些交易場所雖因交易的活躍程度低,發揮的作用仍然有限,但是掛牌企業有較高的信息披露要求,有利於投資機構對企業加深了解,從而有助於這些企業的融資。

  「如果一個地方股權交易場所做得好,可以吸引很多企業掛牌交易,這樣就會在相當程度上起到滬深北交易所的補充替代作用,使得投融資市場變得更加活躍。」王晉勇認為,對於省一級以及副省級單列市的股權交易中心,應當由中國證監會的派出機構進行監管,而地市及以下的則可交給省一級人民政府監管。在監管上,信息披露是重點,防止形成一管就死的局面。只有堅持公平、公正和公開(「三公」),資本市場才可以健康發展。

  加強投資者教育 認清風險

  王晉勇認為,完善資本市場的基本制度,最重要的仍然是補漏洞。在王晉勇看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特點是散戶居多,而且散戶的利益又比較難得到保證。機構不僅可以利用資金優勢,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及量化交易等手段在交易上收割散戶。

  「在交易制度上,如何盡可能地保護好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中之重。好的投資者教育,要告訴中小投資者有關證券市場的風險在哪裏,如何與佔有重大優勢的機構進行博弈。」王晉勇表示,如果說制度的完善需要不斷長期的努力,而投資者教育這部分短板則是可以比較快補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