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本月19日在港發125億人民幣國債

  圖:財政部去年在港發行6批國債
  圖:財政部去年在港發行6批國債

  【大公報訊】國家財政部公布,將於2月19日在香港發行2025年首批人民幣國債,規模為125億元(人民幣,下同),具體發行安排將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公布。市場人士表示,預期財政部今年將於香港發行更多離岸國債,同時關注債券年期會否有所延長。

  財政部自2009年以來持續於香港發行離岸國債,除了發行量穩步增加,債券年期和發行頻率也不斷優化,有助完善離岸人民幣債券(俗稱點心債)收益率曲線。

  分析:全年發行量料創新高

  財政部去年在香港合共發行6批離岸國債,總數550億元;首批債券發行額120億元,於2024年3月招標發行(詳見表)。東方匯理銀行高級新興市場策略師張敬勤表示,2025年首批離岸國債的發行時間較去年提早,金額也略為增加5億元,預示全年發行量有機會再創新高。

  過往在香港發行的國債年期,以2年、3年及5年期比較常見,最長為10年期。張敬勤表示,點心債市場去年發展蓬勃,私營企業發行的長年期債券有增加趨勢,相信點心債市場有很大發展空間,故市場也會留意國債年期是否有所延長,以作私營企業的發債參考基準。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也預期離岸國債發行量有望趨升,內地當局擬加強在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的利率管理能力,央行票據和國債也是主要工具。他預期新一批離岸國債可錄得足額認購。

  另一名銀行家表示,雖然人民幣匯價有點波動,惟市場憧憬內地息口趨於下行,利好人民幣債券。部分投資者為了分散風險,也願意將部分資金用來配置人民幣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