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札記/廣州逛花市\李 夢
北方和南方,春節習俗大有不同。北方人過年喜歡包餃子、剪窗花、放鞭炮、踩高蹺;南方則偏愛食湯圓、買年花、舞龍舞獅和划龍舟。儘管風俗習慣不同,人們對於春節傾注的深厚情感、對於團圓和美的期盼,往往如一。在北方過年時,常隨家人親友一同趕大集,嚴寒天氣裏或抓一塊熱氣騰騰的麻醬餅,或與小夥伴分享一串裹滿糖漿亮晶晶的糖葫蘆,別提多過癮。這幾年在南方過年,沒想到氣氛之熱烈、習俗之多,一點不輸北方。
乙巳蛇年是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新春假期,與家人同上廣州,感受一番廣府年味。北方人過年趕集,老廣則喜歡逛花市,不僅本地市民愛逛,也幾乎成為外地遊客春節來穗的必訪景點之一。承載廣府年俗文化的「行花街」,更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年廿八,天氣晴朗無雲,越秀區北京路西湖花市已是人潮湧湧。廣州越秀、天河、黃埔等區都設有花市,而越秀區西湖路的花市可謂最具知名度,規模大、歷史文化深厚,素有「百年花市」之稱。
玫瑰、康乃馨、蠟梅、金桔等,南方家家戶戶過年在家中擺放裝點的年花,都能在花市上見到買到,可謂處處聞花香。長逾百米的幾條街上,各色鮮花爭奇鬥艷,花商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配以市集街道兩旁裝飾的彩燈和燈籠等等,整條街鬧哄哄熱騰騰的,引人流連。如果你以為花市只有鮮花賣,那你恐怕想錯了。除了鮮花攤檔之外,亦有不少本地非遺傳承人和手工匠人等在現場設立攤位,售賣牙雕、欖雕、花燈、風車等文創產品,也能為逛花市的大小朋友普及民俗和非遺常識。
飲食攤檔更是少不了,既有蛋撻、腸粉等廣府傳統美食,咖啡、果茶、炸雞和漢堡等眾多快餐食品也忍不住來湊熱鬧,還有攤檔商販嘗試製作「中國漢堡」,東西美味合璧,與今時今日的年節習俗倒也契合。如今的春節,已成為了全球化的春節,連生活在美洲、歐洲、非洲等的外國人,也對於春節不乏興趣。
寫福字、貼春聯、賞花燈,還有吃餃子和滾湯圓,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風俗,在外國人眼中卻是十足新奇的物事。講好中國故事,這些好看、好吃又好玩的年節習俗,實在是再好不過的載體,對於外國人、對於生活在網絡時代的年輕人們,都是可親可感,是承繼傳統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