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成本增 電商最受害
美國郵政(USPS)昨日突然宣布即時暫停接收由中國內地及香港寄出的包裹,到晚上又忽然轉軚稱繼續接收,引發一片混亂。先是令香港郵政及一眾快遞公司措手不及,香港郵政昨早即宣布停收去美國的包裹;然後有關的關稅由誰付,快遞公司又莫衷一是。但美國對香港及中國內地800美元或以下內有貨品的國際郵包徵收10%關稅,無疑是令這些小額包裹成本增加,對電商影響明顯不過。
本港電商物流企業e+Solutions副總經理葉翠玲指出,現時客戶經郵政服務前往美國的包裹比率較低,就算美國郵政繼續停止接收由中國內地及香港寄出的包裹,影響也相對較少。該公司反而會密切留意新政策會否影響快遞包裹運送,預計已寄出的包裹,收件人可能須支付額外關稅,未知會否引發退貨及訂單延誤。
此外,如果之後貨品須以正式報關程序(formal entry)方式進入美國,該公司在地的美國清關團隊可提供相關的清關服務支援。而該公司亦會提供FIR (Foreign Importer of Record)服務,協助未在美國設立實體公司的客戶取得海外進口商資格,確保B2C貨品順利通關。
快遞公司處理手法不一
多間國際物流服務公司昨日都明確表示會繼續處理香港寄往美國的包裹,但處理手法不一樣,部分公司要求寄件者預付關稅。DHL香港客服昨表示,即日起不接受個人包裹寄至美國,個人客戶只接受信件服務,而已寄出至美國的包裹,則會繼續寄出,但收件人必須在5日內支付關稅,否則退件,不排除清關過程或會出現延遲。
FedEx昨指,鑑於最近的法規更新情況,從1月29日起託運至美國並使用例如FedEx國際特早速遞服務、FedEx國際優先速遞服務等,已暫停原銀奉還保證 (MBG)。UPS則表示,未收到有關收取稅金的通知,但因應美國郵政最新安排,建議寄件者於寄出包裹中仔細寫明所寄的物品詳情,以方便清關。
香港順豐發言人透露,已跟清關代理商確認,因應美國的關稅調整,會在包裹稱重時預收一定比例的的關稅保證金,最終金額會根據美國海關的實際徵收金額,以多除少補的方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