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PMI連續4個月擴張
隨着生產、新訂單、就業改善,香港1月營商環境見改善跡象。標普全球昨公布,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為51,雖按月回落0.1,並是去年10月以來最低,但PMI已連續4個月高於50的盛衰分界線,顯示整體營商環境略為好轉。
標普全球指,企業1月新接訂單量微增,惟增幅比去年10月的18個月高位明顯收窄;受訪公司大多提到業務及客戶消費走弱,從對外貿易來看,來自內地訂單縮減至2022年5月以來最低,出口銷售亦已連跌3個月。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總監Tim Moore表示,上月經營活動和新訂單同時增長,促使企業增聘僱員,扭轉前1個月精簡人手的情況,也是9個月以來,第2次出現就業增長,雖然整體營商環境改善,但輕微低於去年第4季平均值。
他續指,受訪業者憂慮全球經濟前景,尤其是潛在美國關稅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故客戶消費意願隨之下降。
港企看淡經營前景
Tim Moore認為,雖然新接訂單持續增加,但對於來年的經營前景,香港企業維持看淡,悲觀展望與許多不利因素有關,當中包括競爭壓力、利潤空間備受擠壓,以及全球經濟不明朗加劇等。
對於未來1年的經營前景,標普全球指出業者維持看淡,悲觀情緒自2023年8月持續,惟整體信心已從去年11月的13個月低位逐步回升。受訪業者表示,競爭壓力、需求疲弱、美國經濟政策不明朗等因素,都對業務前景構成壓力。
東亞銀行(0023)首席經濟師蔡永雄預計,首季私人企業經營仍處擴張水平。今年以來港元拆息回落,有利投資,雖美聯儲近期暫緩減息,但料今年利率逐步向下,有利資產市場及投資氣氛改善。